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史传 > 第四章 八卦伏羲

第四章 八卦伏羲

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伏羲即“天皇”,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伏羲生于距今约6500多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成纪县一带。

伏羲是人祖、又是文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华胥氏。

有一天,她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找雷神,劝说他不要发怒下暴雨,不料,在雷泽这个地方踏上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因而怀上伏羲,怀上伏羲是个惊动天地的事情。

于是华胥氏头上出现一道彩虹。当时人们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雷泽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

伏羲在母体内孕育了十六个多月,吸纳了天地间的精华,最终在成纪诞生。

出世后,神情异常,相貌奇特,从小聪慧英武,才智超群,长大后迅速成为打猎的能手和角斗的英雄,在氏族内享有极高的威望,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在他的带领下,男性成为了氏族的主导力量。

伏羲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只能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沿黄河东下,到达宛丘这个地方后,见有高丘可居,水草丰美,野果动物充足,便安居下来,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宛丘。

民族先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精神支柱,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

东夷部落首领伏羲建都宛丘之后,带领部族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当时由于环境恶劣,不能得到充足的食物。生活中,他观察到蜘蛛结网可以捕食飞虫,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教大家用植物的纤维结网去捕鱼狩猎,这要比过去用石块和棍棒去猎取动物获得的多,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捕获猎物的效率。部落里衣食丰足还常常有节余。

网罟发明以后,捕获的飞禽走兽出现了剩余,于是伏羲就教大家把吃不完的动物饲养起来,这就是我国畜牧业的发端。

到了冬天,伏羲的部族就可以丰衣足食。牺牲本来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这里指被饲养供食用的家畜。

森林和草原遭到雷击往往自燃起火,一些动物常常被烧死,伏羲氏发现吃烧死的动物比生吃好吃,不但没有了以前的腥臊味儿,并且味道鲜美易于消化。

于是他便教先民保留火种,把动物烧烤后食用,从而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火的使用还可以消毒治疗疾病,这就大大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

伏羲氏之前,人们无名无姓,过着群居杂居的生活,人伦不分,交配无序,以致后代成活率很低。

伏羲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宛丘他根据各个部落和氏族的不同特点和爱好,给人们确定代号,这就是姓,人们之间自此有了伦理。

伏羲氏认为风的威力很大,能飞沙走石,因此自姓为风,风姓成了中国第一姓。所以说伏羲是万姓之根,风姓为万姓之源。

伏羲生活的时代人们过着群婚乱配的生活,后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伏羲通过观察,发现族内婚和近亲通婚所生育的子女或智力低下,或四体不健。

因此,他制定了嫁娶制度,男方要向女方以兽皮作为聘礼,才能迎娶女方成婚。他将部落的图腾视为神灵,规定同姓的不能通婚,同图腾部落的不能通婚,通婚便是冒犯图腾神灵,这样便把婚姻固定下来。

嫁娶制度的确立,改善了人伦关系,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由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实际上是太昊伏羲氏颁布的。

太昊伏羲氏是个很爱动脑筋的人,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并根据在蔡水所得白龟的龟背纹理,根据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及它们中间的相互关系,用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种符号相对应,用蓍草的草茎画出了先天八卦,总结出了自然界阴阳交替的发展规律。

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