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等他说明情况,借用到了电话,好不容易拨通长途联系到《航空档案》杂志社后,他才从电话那边得到对方找自己的原因。 “你是说我的那几份稿件都已经过稿了,并且还打算找我委托翻译?” 电话那边传来声音。 “确实如此,你这回邮寄过来的几份稿件翻译质量都非常不错。杂志社这边决定按照最高稿酬五元每千字收了。 考虑到你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又本身是三机部下属单位员工。 经过我们单位与贵单位核实,你现在具备作为航空专业翻译的资格,所以我现在代表单位正式向你询问。 请问你是否愿意作为我们单位的编外翻译,承接我们委托的外文资料翻译。” 听闻对方询问的内容,张红旗思考片刻后,马上回答。 “从主观上我个人是愿意的,但是在客观上,我还是必须得了解一下这个编外翻译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工作的强度有多大? 我现在在我们厂所需要负责的工作本身就有很多,如果工作强度很大,我可能无法保证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 电话那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你愿意就好,小张同志你放心,这个编外翻译是按劳计酬的。根据你这回交过来的稿件翻译质量,我们单位领导决定,你以后的翻译酬劳就按照千字五元计。 至于说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按照我们杂志的性质,对于稿件的时效性要求并不大。 所以你放心,按照你的能力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再说了,咱们都是三机部的下属单位。真要有什么紧急翻译任务?我们单位领导会找你们那边协调的。” 对方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张红旗根本就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于是他马上便在电话里答应下来。 算算从最早寄出稿件的日子到现在,时间也就过了一个来月,这么快自己就变成了可以领两份薪水的男人。 想到这儿,张红旗就差点笑出声来,并且打算一回家就把这个好消息跟家里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