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小作坊,十个人的规模,每个月生产六千块美肤皂。
现在订单已经达到了七千块,很明显,沈如云又要忙起来了。
好在现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了一两个熟悉的老手,招新也不需要她再一个一个,一步一步的去教了。
有了上次的经验,当沈如云再次找上林红霞的时候,林红霞不仅没有半分惊讶和不好意思,接过东西之后,二话没说就去联络了。
当天下午,就把小作坊十个人的规模扩张到了二十个人。
每个月保守最少都有一万块美肤皂的产量了。
只不过,人手一多,在土坯茅草屋这边就显得比较拥挤。
虽说再过十天八天,不制冰了,其中一间房就空下来了。
但明显小作坊往后还需要持续扩张。
所以还是单独分出去比较好一些。
好在新房子已经上梁铺瓦了,约莫再过个三五日,就能乔迁新居了。
忙完家里的事,是时候该盖个正儿八经的作坊了。
时间过得很快,就在沈如云一心忙碌着小作坊的运营时,家里的房子已经完全竣工。
一座低调又无比气派的四合院,就这么诞生在大丰村了。
村里人哪里见过这么高大上的宅子。
乔迁那天,一大早就来到外面围观,看着那高墙绿瓦,无一不是满眼惊羡。
沈如云带着妇女孩子们参观,男人们则是进去喝茶聊天,由陆九霄招待。
还没到开饭的点,所以大伙都还闲着。
进门看到一块大气豪横的影壁,上面刻画着栩栩如生的鲤鱼跃龙门图。
与宅门相连的是一排倒座房,一共有五间,一般是奴仆居住的地方。
但沈如云家现在还没有买下人,所以平常也就空着。
正对着倒座房的是美观漂亮的垂花门,左手边是抄手游廊,紧接着是东西厢房。
两个儿子住在东厢房。
小女儿陆绵绵也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沈如云考虑到,古代十分注重男女大防,便把女儿的房间安排在了西厢房。
西厢房再过去便是耳房和暖阁,暖阁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冬天都会燃着炭火。
院子里最大最有气势的便是正房了,正房有两个房间,主卧和侧间,往后是耳罩房。
两个儿子的房间明亮宽阔,因着房间空间大,还隔开一个小隔间,作为书房。
书房有一扇窗户,不管阳光还是月光洒进来,都恰到好处,不会刺眼,也不会显得房间内昏暗。
书架上摆放着一些精致的小盆栽和装饰物,还没有书,沈如云没来得及去买。
暂时先空着。
书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摆放的整整齐齐。
每一处的装潢布置,都恰到好处。
走出来,便是孩子们歇息睡觉的地方。
窗台旁都打了全套的卧榻,摆放着简约的小茶几。
一蓝一青的床幔,好似对应着两个孩子的性格。
连床幔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
众人目光再放到床上,被褥枕头等等,各种用具都是极好的,连被单都有漂亮的花纹。
有人忍不住摸了一把,被子软和舒服,不像一般的棉被!
不敢想象,躺在这张床上,盖着这些被子睡觉会有多舒服。
进来之前,还有一些人存着偏见,觉得沈如云是后娘,再怎么样,顶多只会做做表面功夫,不会像亲娘一样对两个孩子好。
可谁想到,两个孩子的房间,各有各的特点,布置的很到位很用心。
看得出来,沈如云是完全按照两个孩子的性格和喜好来布置的。
在用具上,更是一点都没有吝啬,给孩子们用的都是上好的东西。
尤其是,当众人来到西厢房,看见陆绵绵的房间后,更加惊得合不拢嘴了。
简直比两个男孩的房间还要精致,还要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