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糟的梦想。
他之所以敢那么做梦,是因为父母很爱他。
回到18岁,高考失利的现实已经存在,他也不是那种复读一年上清华的聪明人,他没有那种脑子。
所以在等待领录取通知书的这些天里,黄路宁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改变计划。
陆煦觉得,这一段剧情不难演,剧组化妆师给他做的造型很嫩,不过因为黄路宁在剧本里就是中年人重生,他倒不必演出那种不谙世事的纯真感,往成熟了演也可以。
不过穆迁和金木倒是有些担心。
两人并不是对陆煦没信心,实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旭日初升》遇到的神人实在是太多了。
“开始!”
这是一场夜戏,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
黄路宁的面孔是18岁的面孔,可当他提笔写下计划时,他的眼神是成年人才有的。
穆迁和金木都看向场内。
只见温暖的台灯下,黄路宁安静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他低着头沉思的表情只叫人觉得沉稳,尽管笔尖沙沙作响,可他整个人却莫名给人一种安心感。
他在想自己上辈子的事——父母去世得都早,有太累的原因,也有为他思虑的原因,只是那时候他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带着对他的担心走的。
想着想着,黄路宁写字的动作慢了下来,眼眶有些湿润了。
那时候他是想不到的。
他妈在厂里站了一天回家,还要给他做好饭,晚上给他端来水,让他少喝饮料,她该有多累?
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大学的学费那么贵,还有占她工资一半的生活费,她都咬牙挨了下来。
一想到这些,他就后悔得要命。
如果能改变的话,他的重来才有意义。
镜头中,黄路宁的眼神仿若一夜长大,攥着笔的指尖也微微有些发白。
“卡!”
穆迁忍不住和金木轻轻击掌。
刚刚这一段,他作为旁观者都被打动到了。
《18岁那年》这个剧本的优势本就是以情动人,文字无法描摹的那些情感,陆煦通过他的表演完美展现出来了。
第83章 083 官方合作珠宝 拍摄进行时……
第八十三章
让穆迁去形容的话, 他没法用语言来形容陆煦这一段演得多么好。
他只能说,和对方当初试镜吴慎时一样,陆煦能很好地把情绪传递出去, 让旁观者产生共鸣。
这既属于演技的范畴, 也属于天赋的范畴。
很显然,陆煦已经吃透了黄路宁这个角色。
金木写《18岁那年》剧本之前和穆迁商量过,因为金木已人至中年,所以他想了一个中年人回到过去的剧情, 但回到过去并不意味着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那种偏爽文的剧情并不是金木擅长的。
剧本内容偏温情一点, 讲一讲黄路宁18岁到40岁的社会变迁, 讲一讲他让自己的家变得更温暖的举动, 只是想让他平凡而不圆满的人生变得圆满一些。
黄路宁看起来平凡,可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里, 这类角色其实是稀缺的。
去年《天子》在星辰奖的最大竞争对手《我们生活在平凡时代》就是讲述平凡人的作品,导演欧庆春很擅长对平凡人的刻画, 不过欧庆春所描摹的对象通常有特定的身份,比如建筑工人, 比如大山的守山人, 而黄路宁这个角色则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普通人。
模糊的普通人。
如今的导演和编剧已经不太爱刻画这种普通人了。
当然, 观众也不算很爱看。
正是因为这种角色太常见,所以反而不好演——演员们的真实生活与之是相脱离的。
相较之下, 欧庆春的剧可能还更好演一些。
特定职业的话,演员很容易找到一个模仿对象, 只要跟着现实人物走,演员慢慢就能掌握表演的技巧。
……
“你没演过这种角色吧?”韩霄问陆煦道。
他在剧中扮演黄路宁的父亲。
陆煦点了点头:“以前没有过。”
上辈子陆煦倒是演过相似的角色,但也不能说和黄路宁100%相像。
这一场戏, 韩霄和陆煦围着红薯炉子吃红薯,两人在路边等车,风呼呼刮着,一个红薯两块五,刚入口的时候特别烫嘴,两人呼呼吹着气,但一口烤红薯吃下去,风好像都没那么冷了。
红薯不贵,年轻时候的黄路宁压根不把它当回事,可他刚打算买,黄爸却说他不吃。
以前黄路宁以为他爸是不喜欢吃,可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