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多面粉的原因吧。
递出一张绿油油的富兰克林之后,萧诚看着自己的三名保镖兴高采烈地将罐头打包。
唉,终于知道这冤大头是谁了。
。。。
虽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但萧诚并没有因此取消行程,而是继续前往港区考察工厂选址。
最终在靠近品川的地方找到了一片合适的位置。
这里原本也是工厂区,只不过已经在战争末期被美军的空袭炸成一片废墟,但交通便利,距离港口、东京市中心都不远。
确定位置之后,怀特工业(东京)株式会社正式在港区挂牌成立。
大笔的美金砸下去,工程队很快进场,开始清理废墟,新建厂房。
与此同时,也开始大量招募在电器行业有过从业经验的工人,此时的日本,有大量的工厂已经倒闭,失业人员众多。
,!
再加上巨大的汇率差,不到10美元的月薪就能雇佣到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而美国本土,通用汽车流水线上的工人时薪就达到了1.8美元。
这巨大的人工成本差距,和萧诚穿越前那个位面的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刚刚进入中国时的状况几乎一模一样。
1985年,中国工人与美国工人的平均月薪,就相差40倍左右。
不过,与驻日美军的交涉,并不如萧诚想象中那么得到重视。
仅仅只是负责主导日本经济重建的经济与科学局出面,别说麦克阿瑟本人,就算是其他与经济无关的驻日美军高层也没有见到。
看来,产品性能太好了,也有一个弊端。
驻日美军高层是知道超级计算机存在的,自然也知道军方的采购价是多少。
战争期间使用的早期专用电子计算机,只会比宾夕法尼亚大学刚刚公布的那台通用计算机更贵,军方当年的采购价每台很可能超过了100万美金。
芝加哥虽然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但产业重心主要还是钢铁,以及依托钢铁产业的重型机械,比如农业机械、运输设备、军工制造等。
并非以电子设备产业着称。
而且,这怀特工业集团,也是两年前才成立的新公司,并没有什么知名度。
愿意来日本砸钱建厂,驻日美军高层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但对于是否真能生产出性能高出军方刚刚花48.7万美金采购的超级计算机十倍,而成本却更低的超级计算机,其实是存疑,甚至根本不相信的。
没办法,只有生产出第一台成品,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开始进一步合作。
喜欢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