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海对“病郎中”说道:“扁爷爷,这几天您安心养伤,等您养好伤后,我陪您一起去采‘雪隐仙草’”。
“病郎中”听江流海如此说自然很高兴,有了江流海的帮助,成功几率大增。
“这木屋吃的、喝的都齐全,您老在这里住着,我想先去一趟秦婕的学校,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能否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江流海征求“病郎中”的意见。
“病郎中”斟酌了一会,说道:“也罢,海子,你是生面孔去看看也无妨,我把小婕地址告诉你,你一定要小心”。
“放心吧,扁爷爷,我明天一早就出发”,江流海说。
当晚,江流海将生活用品存放的地方一一告诉“病郎中”,自己收拾好行李,一个背包。
第二天一早,江流海来到火车站,做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几经周折来到s省省会。
s省省会y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y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外来人口占比较大,包容性较强。
y市教育产业丰富,大学林立,尤其是大学城附近,人来人往,一片繁荣。
江流海按照“病郎中”给的地址来到秦婕的学校附近,他没有贸然进入学校,而是来到学校南门也是学校的正门对面的宾馆。
江流海登记完,咨询前台订了五楼的一间房间,这间房间正对学校的大门和操场。
房间视野开阔,透过窗户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学校大门及周边街道的一举一动。
江流海放下背包,等到下午放学时紧盯着每一个进出学校的人。
秦婕所在的学校正门门口设有门岗,学生进出都要刷卡走闸机通过。
大门内部车辆进出要有通行证,外部车辆进入需要逐一登记并核实身份后准予放行。
通过连续观察,江流海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在紧邻校门口旁边的报亭里,除了有位阿姨在经营着窗口生意,还有一个戴着帽子的男子坐在里面。
那个报亭离学校门口不到十米,是售卖报刊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为学生提供一些便利。
江流海发现,只要有车辆和人员进出,那个男人都会瞟去,那个阿姨也会时不时的看向校门口,每个学生的出入和车辆的进出似乎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那个男人的肩膀上还挂有对讲机,这一点就比较可疑了。
更可疑的是,每过8个小时,另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来换班,如果江流海没猜错,这些人在实行标准的8小时轮岗制。
江流海了解到这所大学占地两千余亩,在校生师生约三万人,学生以住宿为主,走读的学生很少。
学校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每个门都能进出,均设有门岗和门卫。只有南门和北门允许车辆进出,东门和西门设有人行闸机只允许行人通过。
这天傍晚,江流海溜达到学校西门,假装路过。
西门前有一条宽约10米的河流顺着围墙流过,不过此时河面已经结了冰。
马路和学校通过一座石桥连接,这是学生进出西门的必经之地。
西门旁边的门市较少,有一家水果店、一家打印店和一家超市。
在离校门最近的水果店里,除了有个妇女在售卖水果外,同样有一个带着帽子的男人,其中一个男人也挂着对讲机,眼睛时不时盯着学生进出的校门口。
江流海继续溜达到北门,北门正对一条城市交通大道,这里相对繁华的多,大道对面一排的商铺,超市、快餐店、咖啡馆、服装店、大药房等等门市一应俱全。
北门对面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店里靠窗的位置也坐着两个带着帽子的男人,同样有个男人带着对讲机,不同于西门,这家便利店门口还停了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
江流海继续来到东门,东门不远处是居民区。通过仔细观察,不出江流海所料,东门对面的网吧里也有两个男人,鬼鬼祟祟的盯着校园出入口。
江流海据此可以判断,这些人大概率属于同一个组织,专门监视着学校的出入口,或者说监视着进出学校的人。
江流海心里盘算着,学校的四个校门口他们均安排了两个人监视,或者说至少有两个人。
就按最少两个人计算,学校大门周围至少有八个人同时监视着。如果按照江流海的推测他们实行三班制,那么他们每天最少会投入24人次。
江流海猜测,或许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