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重新接触过后,杨高朗发现,霍长安其实也没变多少,只是变得更加偏激,并没有像传言中说的一样,被刺激到疯癫。
他都能和霍长安和平的对话,心里也赞同红巾军的一些做法,夏文君自然也一样。
没看红巾军离开之后,夏文君没按朝廷之前的规矩来,反而照红巾军分地的规则,重新给百姓登记造册。
可见夏文君对红巾军的态度,也微妙都很。
杨高朗暂代了县令的职位,但如今他却端不起县令的款,人手不够,他有时候还得亲自去村里现场勘察记录。
“对对对,现在红巾军走了,现在是夏大人暂代郡守。不认识夏大人?我换个说法,夏六娘的父亲,您知道了吧。你们不需要藏匿人口,您别嘴硬了,你家的田亩和人口对不上!现在就算是逃奴,也能直接上户籍。”
“那您早说啊。我家孩子之前在李家做奴婢,就那个被灭门的李家,主家都没了……”
“是,现在平安郡中,一个奴婢也没有。官府备案的红契被烧光,就算是主家还有人在,也没人去官府报案通缉私逃的奴婢。”杨高朗辛酸叹气,继续开展自己的工作,“现在城中还有许多空铺子,都归县衙所有,无论是租是买都便宜,还有许多空院子,价格也不贵……”
这些铺子院子,之前都是那些高门大户的,现在成了无主之物,全都被公家收入囊中。
红巾军走的时候,那是一个铜板也没留,现在县衙干活的人,连工资都得自己挣,纯属是贴钱做官。
贴钱倒还好,只要这官位能落到实处,杨高朗贴点钱都乐意。
“那官道上有人骑快马!不会是朝廷的通知下来了吧。”杨高朗看向远方,眼神里全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他对身边的人催促道:“夏五郎,待会儿回去,你就去郡城送资料,顺便再打听一下朝廷的消息。”
杨高朗是主事的,夏家的一众年轻人,还有郡中其他有才名的人,都只能给他做助手。
刚开始杨高朗还有些不习惯,甚至有点忐忑,但后面他发现,夏家人应该提前被夏文君叮嘱过,干活的时候都挺踏实的,没一个飘的。夏家人都没飘,其他人自然也不敢乱来。
夏云林的官位还没落实呢,只是暂代郡守,夏家人可不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比起杨高朗,夏家人更期待朝廷的消息。夏五郎得了吩咐,就赶紧去郡城打听,结果刚到家,就听到自己亲爹的吐槽。
“朝廷的传令兵是属乌龟的吗,这都是多久之前的消息了,爬也该爬来了。平安郡都完蛋了,红巾军都已经抢完走人了,朝廷命平安郡出兵的消息才来,现在来有什么用啊。”
“还让平安郡和这边几个郡一起出兵,去银江郡埋伏红巾军。还埋伏人家呢,平安郡差点没被人家给埋了。这朝廷一天天的,尽闹笑话去了。”
第48章 第 48 章
其实传令兵也不知道自己传的是什么消息, 但他从京都出发,一路走来,很多地方都不太平, 又是绕路又是生病耽搁的, 消息送来的时候, 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看到那个让平安郡出兵的消息,夏文君的表情那叫一个无语。现在她对古代的信息差, 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了。
“也不怪人家,这几日不是有消息传来, 说是半个月前, 有地方爆发了山洪吗?估计是因为这个耽搁了。”夏云林乐呵呵的说道:“反正我们现在才得到消息,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
“希望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来得这么慢。我们家派出了几路人马送奏折,应该是能送到的吧。”夏文君忍不住惆怅叹气。
“肯定能。走水路的, 走陆路的, 走官道的, 绕路的,我就不信大家都能在路上耽搁。就是不知道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态度。”
夏云林总觉得自己这个郡守的位置做不久, 但朝廷对平安郡一直挺宽容的,也知道如今这情况,平安郡的官员不太好做, 接到夏云林的奏折, 朝廷那边就给他下了正式的任命。
政令都已经发出去了, 结果朝廷又收到了夏云林送来的第二封同样的奏折。
怀疑是中途有什么波折,夏云林没收到朝廷的消息,朝廷又继续派人送信。
送完, 他们心里还由衷的感叹,平安郡现在是真乱啊。
夏文君送了四封奏折去京都, 平安郡这边,就陆陆续续收到了四份一模一样的朝廷任命。
朝廷还没完蛋,人家就占着正统的道德高地,不想打上‘叛军’的标签,就得老老实实的做小弟。
有了朝廷的旨意,夏云林这个郡守,可算是名正言顺了。可以不用担心,周边的郡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