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穿好衣物,两人出去用了午膳。说是午膳,其实离晚膳也没有多久了,最饿的时候已经过去,也就是吃点东西,打发下时间。就是彼此小心对视的时候,徐氏总觉得有些别扭。
天渐渐黑了,屋里也灭了灯,惟有榻桌上瓶中放着的几枝石榴花静静绽放。榻桌微晃,石榴花也有些不大安稳,似被冲撞,花朵向上颠动,快要晃出瓶外,便连花蕊都无力地颤抖着。
过了好些时候,榻前才点燃了一只蜡烛。
徐氏无力地伏在榻边,捂着脖子轻咳。
景熙帝端来一杯温水,喂给她喝,眉眼满是餍足,昏黄烛光下,后背满是挠痕:“喝一口。”
她揉着自己的脖子,暗骂:“变态。”
第49章 升职
萧氏贬为才人的消息传到前朝后,郭宰相坐在书房里沉默了许久许久。
他好像老了许多,一点不见朝堂上与卫国公争吵时的意气风发。
郭郎君喝了口凉茶,轻声道:“兄长,此事过去,咱们郭家在朝堂上,只怕要避其锋芒了。”
同为世家,又是前朝遗臣,皇帝此举,不过是杀鸡儆猴罢了。他们要避的,何止是卫国公,而是以开国贵族为首的利益集团。
郭宰相点点头,微微叹了口气:“先帝若是在我们的地盘上起事就好了,怎么也能混个情分。”只可惜,他们这些世家望族,不过是先帝为了安抚地方势力,才召入朝廷罢了,君臣之间情分是很淡薄的。
郭郎君却摇了摇头,“这与情分无关,不过是为了平衡而已。你且看吧,我们此时退避三舍,英国公又能好到哪里去?若是徐氏为后,再产下皇子,那英国公就是外戚。从古到今,外戚势大,烈火烹油,可不是件好事情。到时候,焉能没有我们出头之日?”
郭宰相慢慢捋着自己的胡须,略一思忖,笑道:“那就等。我们等得起。”
景熙十九年五月中旬,景熙帝正式提出立后事宜。顾命大臣郭宰相抱病休养,主动退后一步,卫国公亲自登门探望,一改往日两人针锋相对的局面,朝堂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
又过几日,深具威望的柳太尉在与景熙帝闲聊时,笑道:“陛下立后,乃是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于是便让立后一事落下帷幕。
中书省替皇帝起草立后政令,门下省快速审核通过,交由尚书省分管部门户部落实册封典礼。
于是,徐氏立后,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她此时还不知道消息,正颇有兴致地与进宫的英国公夫人刘氏闲聊。
刘氏此行到来,不过是为了送上二房七郎成婚的请帖,但她也不觉得徐氏会出席,只是找个理由进宫探望罢了。毕竟徐氏现在没有位份,她怕对方有些转不过来弯,便有意询问:“宫中可有不长眼的欺负你?你现在没有位份,若是受了委屈,便要同圣人讲。”
徐氏不禁失笑,“阿母,甘露殿是圣人的寝宫,很少有嫔妃过来的。”
刘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怕有人趁机难为你。”
徐氏有些动容,眉梢微动,忽然问道:“阿母,清明的时候,我生母可有为我烧了纸?”
刘氏微微一怔,觉得有些事情很难说得出口。她能说那位妾室根本就没有去扫墓么?可是看着徐氏那张脸,觉得有些心酸。轻声道:“你是个好孩子。”
徐氏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只是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胸口疼痛。“阿母,我以后不会问了。”
她接过云香递过来的帕巾,点点眼眶,笑道:“阿母,七郎的婚宴,我是没法子去了。到时候,我会送上一份厚礼的。”
若她还在光宅坊,走上这一趟也有个说法。可她进宫了,名义上成了兄长的堂妹,这关系就隔了一层,加上还有一些地位上的变化,是没有必要走上这一遭的。尤其她现在这张脸,也不宜露面。
刘氏是个明白人,也是个体面人,很赞同徐氏的想法,提点道:“这些不过是小事,你还是要抓紧为圣人再生育一位皇子才是。”
徐氏点点头,觉得有些压力,但还可以承受。“我知道的。”
见她并不排斥,刘氏松了一口气。她是很担心徐氏抗拒的,毕竟想为圣人生子的女人多得是,很怕两人中间有了缝隙,然后让第三人插入两人中间。
徐氏兴致低落了下来,送走刘氏后,便去看了丑奴。
四个月大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已经与从前很不一样了,她开始认人了,视线很喜欢跟着徐氏走,也很喜欢徐氏抱她,很多时候就连乳母抱她,都是很不情愿的,一抱就哭。还好她就算酷宝,也很喜欢竖抱,只要徐氏抱着,就乖乖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