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见千山 > 第六十四章·浪里逐山(下卷完)

第六十四章·浪里逐山(下卷完)

十多年前的农名起义又是为何?”陈应阑追问道。

柳明哲笑了:“这就和段家这些烂泥没什么关系了。农名起义年年都有,只是二十几年前朝廷有一个御史大夫权倾朝野,力图挽救北明,便采取一些列改革措施,谁能想到这番改革太够急于求成,虽然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地确实揠苗助长之缺陷。”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所以,农民分不到田産,自然会觉得心里愤懑,所以发生农名起义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说,这次农名起义如此重要,因为这次农名起义差点就打到晏都了,若不是那位御史大夫肯压断身躯,委曲求全,恐怕也不会这么地草草了结。”

陈应阑微蹙着眉头,细细地咀嚼着这番话,而后他问道:“后来呢?”

“后来,”柳明哲瘫倒在椅子上,道,“这名御史大夫就辞官归隐了。但不知道归隐在哪里了,现在还在不在了。毕竟,世人常说‘小隐于野,大隐于世’。哈哈哈哈哈哈哈......怎么跟你绕的那么远......”

然而,陈应阑却有些犹豫了。

就连看着柳明哲的目光都有一些不确定性,他在心里想,眼前这位自称“神医”的柳医师,为何能知晓这么多,这完全不符合“医生”这一职位,反而更像是朝廷当官的。

“柳医师,你为何知道这么多?”陈应阑道,“明明你的年纪也没我大。”

闻言,柳明哲只是“呵呵”笑了笑,他轻轻地抿起嘴角,用指尖勾勒着桌面上的木质纹理,良久无言。

而屋内的烛火上的灯花早已燃烧殆尽了,却谁都没有人敢去添一个新的灯花。屋内暗着,食盒的食物早已冷了,还是谁也都没有吃完过。

在另一个房间里,傅旻早已进入了昏沉的梦乡里。他永远无法知道,在另一个房间里,昏沉的光线里,居然会如此风雨周旋。

“怎么,你在怀疑我是你们一众人所推断出来的乱世执棋者?是所谓的幕后之人?”柳明哲戏谑地勾起了唇角,“还是你以为我以上所说的这些话半真半假,让你半信半疑,难以驾驭?”

柳明哲将手中的茶盏丢到地上,他捡起一块碎片,划破了自己的指尖,用流出来的鲜血在桌子上写了上了一个血红的字——无。

他接着说:“我早就说过,以天下为棋,乱世为盅,众生皆为黑白子,你是棋子,我也如此。”

说罢,柳明哲眨了眨眼睛,作出一脸无辜样,他撇撇嘴,站起身,走到了门前。

“慢走不送。”陈应阑也从座椅上站起身,对柳明哲摆摆手。

而后,是门被人拉开,又被人推上的嘈杂声。

接着,陈盈阑再次回到桌子前,看着那血红的字——无。突然间,他好像领悟到了什么,擡头之时,恰好对上了房间外正撑着伞隔着重重的帘子望着自己的柳明哲。

那人的眼神宛若一潭死水,他的表情却很是平常。柳明哲握紧了手中的伞把,隔着风雪,他对自己鞠了一躬。

在天顺十六年年初之时,他曾遇到一位信使。那位信使为这片天空算了一卦,最后信使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今年注定是个不平年。”

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公平。屋外的那个人早已隐匿在风雪之中,他擡手抚摸过早已干涸的“无”,眼下几乎所有真相全部破土而出。其实,哪有什么真相,不过是已死之人未尽的人间一念罢了。

手握天命之人,才能在乱世中活的如此潇洒吧。

不用像韩轲那番步步为营,亦不用像陈自寒那样为厥缁的势力感到左右为难。柳明哲其人,他是周游各地的“神医”。韩轲说,花满楼曾对自己这么介绍过柳明哲——传言有道,其人开过天眼,窥见过不周山。

所谓的天顺十六年,不过是一场劫波滚滚的人间一梦。然而真正的劫难,陈应阑却在沧州城的风雪之中窥探到了,正如柳明哲开过天眼,窥见过不周山一样——真正的浩劫很快就会席卷北明的所有江山,到时候是日月换新天,还是北明仍旧屹立不倒,只是更加的残缺破损,都难以预测。

既然掌握不了天命,那就将自己的命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天地间的惊涛骇浪里,去追逐一处万年青山。

*

天顺十六年,漠北,漠北都护府。

从江南酒苑那里回来后,陈自寒就觉得自己三魂七魄都已经被萧飞鸿剖开一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皆都被萧飞鸿窥探得很彻底。

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看着案台前欲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