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
◎奴婢不怕◎
约莫才至寅时, 更深露重。
一场暴风雨过后,长乐殿里到处都是屋檐落水的滴答声。
廊上的六角宫灯方才被暴雨打湿,有几盏被吹灭, 角上的红色流苏还吧嗒往地上滴着水。
阿蓁脖子现下疼得很,仿佛要断了般,呼吸时还扯出细密的疼, 月色下的小脸煞白煞白的,有一半是吓的有一半是疼的。
她跌跌撞撞摸着路回到西配殿时,在门槛处还被绊了一下,“哎呀!”
年纪大了的人浅眠,孙嬷嬷住在靠南的耳房里,听到动静后披上外衫走了出来。
看到是阿蓁后有些惊讶, “姑娘,你不是歇在竹水漾了吗?”
瞧着人险些被绊倒,孙嬷嬷赶紧上前将人扶着。
阿蓁这会儿难受得说话都疼, 她摇摇头, 十分虚弱地攀着孙嬷嬷的手进了屋。
孙嬷嬷看阿蓁的样子心里有了几分猜想,进屋后将人扶到床边坐下, 又起身去将屋内的烛灯点燃。
一室亮起,孙嬷嬷看清了阿蓁苍白的脸色,还有脖子上狰狞的红色掐痕。
她吓得呀了一声, 臃肿的身子小跑起来,快步回屋找了些伤药又折回来。
阿蓁倒了一杯床边小几上的水轻轻抿下,才感觉整个人舒服一点。
她握着杯子犹豫不决,方才那两位公公说了, 在竹水漾里的事不能说出去。
她摸不准要不要如实相告。
在捣弄着药瓶的孙嬷嬷却在她犹豫之时直接问了:“这可是殿下弄的?”
孙嬷嬷居然知道?孙嬷嬷好像也同方才那两位公公那般, 表现得很习以为常。
阿蓁睁大了眼睛点点头, 后又替太子解释了一句:“不过殿下应该不是故意的......”
孙嬷嬷打开瓶子用棉花浸了些药水给阿蓁轻轻擦上,叹了声气道:“殿下确实不是故意的,姑娘别怪殿下......”
阿蓁疼得缩了缩脖子,“嘶”了一声,“嬷嬷,你能告诉我殿下为什么会这样吗?他会有事吗?”
阿蓁突然想到之前新桃好像同她讲过,殿下杀戮过重,被恶鬼缠身......
不会真的是这样吧?那殿下会不会死呀?
阿蓁急得看向孙嬷嬷,眼眶湿湿的。
这事孙嬷嬷原是想让由太子日后来决定要不要告诉阿蓁的。
可看着阿蓁都被伤成这样了,还担心太子急红了双眼,孙嬷嬷动容了。
这姑娘对太子是极好的,想来告诉她这事也不会害了太子,太子身边还能再多个尽心尽力照顾的人。
“别担心,这是殿下的心病罢了。”
孙嬷嬷收拾着手上的药瓶,缓缓解释道:“不知姑娘在宫里这些年有没有听过些关于殿下的风言风语。”
阿蓁神情凝重地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有人传殿下在战场杀了太多人,被恶鬼缠身夜夜梦魇......”
孙嬷嬷有些无奈苦笑,“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不是恶鬼缠身,是心魔缠身。”
阿蓁睁大眼睛一脸疑惑。
孙嬷嬷有些伤感地望着摇曳的烛灯,回想道:“殿下原是个安静儒雅的少年,战场血腥刀剑无眼,四年前,殿下是在梁贵妃的设计下才随军前去北境的。”
“当时,殿下还沉浸在昭慈皇后离世的悲痛中,日日神情恍惚,到了北境战场还要直面更多的生死,一时间内心调解不过来便患了这病症,后来在随行军医宋大夫的诊治下这病症才有所好转。”
“但殿下这些年忙于同梁党周旋,对于宋大夫的叮嘱总是不上心,只要不犯症便懒怠去喝药,谁劝也无用。回宫后,这病原也许久没犯了,想来是这几日九皇子回宫,娘娘的忌日又将至,殿下的心绪受到了影响,所以今夜才又旧疾复发了。”
阿蓁没想到太子这病的背后是这许多的心酸,她擡袖擦了擦自己湿润的眼眶,吸了吸鼻子瓮瓮问:“那殿下这个病症可以根治吗?病发他是不是很难受啊?”
“姑娘别担心,在北境一直给太子看诊的宋大夫现下也随着殿下回了上京在宫外随时待命,有他在太子会没事的,只是这事不能让旁人知晓没有张扬,免得心怀不轨的人拿这大肆做文章。”
孙嬷嬷看小姑娘一脸忧心的样子,抓过她的手轻拍安抚。
他们这几个老奴年岁渐老,如今看太子身边有这么一个小姑娘真心实意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