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景佑二年, 四海太平,民物雍熙。
新帝登基后下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短短两年间, 大晋路无饿殍, 百姓安居乐业。
当今的叶皇后秀外慧中, 心怀仁善,将商行开遍大晋, 所得的钱财大部分用来充盈国库和开设救助贫病百姓的安养院。
有叶皇后如此典范, 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出宅门出来经商, 如今宫里宫外,朝堂民间, 无一不夸皇后娘娘当之无愧母仪天下的。
大晋的民生经济也因此空前繁荣,民风更加开放, 百姓生活更加富足。
上京城渐渐成为了四海列国最繁荣富庶的都城,吸引了不少的外邦商人前来贸易。
暮春三月,惠风和畅, 上京城内翠绿的垂柳随风飘荡,雪絮纷飞。
街上车水马龙, 商铺林立,面容奇异牵着骆驼拉着货物与大晋商贩交谈的外邦商人在东榆林十字大街上随处可见。
阿蓁从商行里查看出来,由荣安扶着上马车时, 看着这城内的盛世之景,梨涡深陷,露出满足的笑容。
她如今贵为皇后之尊还坚持亲自打理商行, 刚开始时在朝堂上是有几个迂腐的朝臣上折子反对的。
但后来看着大晋民生经济因此蒸蒸日上,安养院开设到各州府, 最后都纷纷闭上了嘴。
再加上那几个上折子的朝臣没过多久都被陆陆续续外任去了苦寒之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萧宴祈这是在替她出气呢。
此后自是再也没有人敢自作聪明多嘴。
阿蓁依旧能随心所欲,想出宫就出宫。
只是念及如今身份到底是不同了,怕萧宴祈再为她与朝臣起争执,如今若无什么要紧的事,她只在月末出来一日,亲眼看看商行的情况。
春风拂面,暖阳和煦,正是日上中天的时候,街上熙熙攘攘的,一群嬉戏的孩童正笑咯咯从马车旁跑过。
阿蓁仰脸看了一眼日头,随后对荣安笑着吩咐道:“天色尚早呢,先不回宫,转道去趟国公府吧,前儿个听说杳杳又长开了些,本宫去瞧瞧那小胖妞。”
顾月澜在腊月初临盆,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因为小丫头比预期临盆的日子迟了快有一个月才出来,所以就取了个乳名叫杳杳。
三架的马车转道往城东荣昌街的定国公府驶去。
巧玉给坐在小榻上的阿蓁沏了一杯甜茶奉上,笑着打趣道:
“娘娘今日出来又不早些回宫,到了晚膳时分,陛下见不着人,又该亲自去国公府接您回宫了。”
虽然每回阿蓁出宫都有暗卫和侍卫在明在暗护佑着,但若到了酉时还未归,萧宴祈便会亲自出宫来接她,生怕她跑了似的。
“越发贫嘴贫舌了!”阿蓁羞红着脸恼了巧玉一眼,接过茶抿了一口。
“本宫又不会跑了,他想这样折腾就由他吧,反正今日本宫是要去瞧瞧杳杳的。”
“方才百宝阁的掌柜不是送了一对新打的小孩儿样式的赤金环珠玲珑镯上来吗?你拿出来装好,一会儿正好送给杳杳。”
巧玉掩嘴促狭道:“陛下哪里是怕娘娘跑了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陛下这是一刻也舍不得和娘娘分离,想时时见着娘娘呢!”
阿蓁小脸涨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
她立刻端出皇后的派头来,虎着脸,“好你个巧玉,在本宫面前胆子倒是越发大了,再这样,本宫下回不带你出来了!”
这深宫里的人哪有不想出宫看看的,更何况陪着皇后娘娘出来那可是吃香的喝辣的,巧玉立马一脸狗腿赔笑。
“巧玉知错,再也不敢了,娘娘且绕了巧玉这一回吧,”随后赶紧去找起了那镯子。
不过是说笑几句的功夫,马车便到了国公府的门前。
那看门的小厮对这车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皇后娘娘三千宠爱集一身,每月都能低调地回国公府吃饭或是小住几日。
国公爷特意交待了,若是见了这车架,不准大惊小怪,只当二小姐回家了,上前好生将人迎进去便好。
今日不是朝廷休沐的日子,听那小厮说爹爹和兄长都在衙署上值呢,阿娘这会儿也在嫂嫂那帮着带孩子,她便径直去了嫂嫂的院子。
一进院子,阿蓁就听见那小胖妞洪亮的哭声,她笑着进屋,“小杳杳哭得这么大声,是不是想姑姑了呀?”
正手忙脚乱哄着孩子的柳絮茹和顾月澜看到阿蓁回来了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