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梦之承影 > ☆丶十三丶方小侯爷

☆丶十三丶方小侯爷

要回薛府的时候,尹昀先出去准备轿子,吩咐了轿夫一路擡进后院来。等到宝钗出来上轿时,却看见他从角门走进来,递给她一包刚刚从街市买回来的糕饼细点。

他递过来的姿态却是再自然不过,就好像是兄长买给小妹那样,唇角噙着的微笑也比往日更显温柔。

宝钗看着他的笑容,不知不觉已接了过来,转身坐进了轿子里,才回过神来,低头看手中的那包吃食。

桔红糕,松子糖,细细软软的,在指间揉了一路。

到薛府时,婆子赶上来扶姑娘下轿,宝钗伸出手,却瞧见指尖犹有白糖屑,脸一红缩回了手,到底还是模样沈静地下轿来,抱着那油纸包径直入内堂去了。

薛家的仆役瞧着他们素来端方的大小姐,总觉得姑娘的步履要比平常轻快了些许。

武安侯府。

赵朝奉垂手站立着,不多时已出了一身冷汗,只是主座上的小侯爷一直不发话,他也不敢擡头。

武安侯府的显赫不是他们平民百姓能想象的,何况这位小侯爷上头还有几位兄姊,他排行最小,在家中被宠得无法无天。

方小侯爷的祖父做过几十年的宰辅,在这个幺孙出生时刚好退隐下来。他七岁时,老爷子抱他在怀里,拿些朝堂之事问他,问的是最简单寻常的道理,却被孙儿的回答惊得半日无语,一人走进内室之中静思了许久。

武安侯回府听闻此事,向父亲询问时,老相爷摇头叹道:虽说童言无忌,然而此等杀伐决断,从政却太过锋利,如剑有双刃,伤人恐先伤己。

而后又六年,方小侯爷长到十三岁时,机缘巧合之下在生意场上初露峥嵘,老爷子从旁观之,见他虽仍不藏锋芒,但与人周旋之时却也渐渐手法圆滑。他与侯爷商量过后,非但没有干涉孙儿的志趣,反而暗中吩咐了尽力方便其行事。

家中之人也曾私下议论,有些想不明白老相爷莫不是从此绝了小侯爷的仕途。老爷子却深知这孙儿聪明太过,性情轻浮,在市井之中反而比朝堂之上更能保得富贵。

方小侯爷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上的玉佩,玉佩自是丝毫未损,连恒舒典的朝奉带来的赔礼,他瞧过一眼也知道若论价值,早已超过了他的这块玉佩。

他忽然笑了笑,慢悠悠地开口道:“玉佩既得以找回,替我谢过贵府主人,费心了。”

赵朝奉忙道:“不敢不敢,还望小侯爷莫要怪罪才好。”

方小侯爷脸上的笑容煦如暖阳,说话也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偏偏连侯府的侍卫也都垂下头去,生怕小侯爷心情太好难免就有人要遭难了。

“要说怪罪么,我那日似乎冲撞了贵府的人,说来倒是我的不是。”

赵朝奉一听这话,腿都发软得打颤了,赔笑道:“小侯爷说哪里话,我们尹爷初来乍到,不认得小侯爷,事后懊恼悔恨不已,本想着要亲自来赔罪的……”

方小侯爷一听这话,不知不觉收起笑容,像是听怔了,看着他问道:“你说他要来请罪?”

赵朝奉连连点头,“是是,就是怕小侯爷您见了他着恼,这才让我带着赔礼来给您请罪……”

方小侯爷忽然大笑了起来,这笑容却和先前的不同,有着说不出的畅快。他上前拍了拍赵朝奉的肩,和颜悦色道:“好!好!你们尹爷的心意我收下了!”又吩咐下去看赏。

赵朝奉谢了赏,退下来后暗暗抹了一把汗,今儿这出是他擅自拿的主意,但能让小侯爷不再追究前事就是万幸了。

他自觉有功,虽是破费了不少赔礼,也理直气壮地回当铺销账去了。尹昀这才知道他自作主张,虽有不悦,但也知商家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此事既了,也无意再起争端。

宝钗主理家业后,用了月馀时间,渐渐地明白了商铺运作的大略情况。她天生聪颖,亦是胸中有丘壑之人,自不会想要凡事亲力亲为,不过是留心各家铺子可周转顺畅,比之往年增减如何。至于各处铺子的日常状况,都有各家管事的向尹昀回禀。

于是尹昀在府中时,宝钗时常与他一起议事,两人或对弈,或饮茗,谈论时亦是愈来愈默契。

又过了数月,薛蝌先回到了京中。他此次到外省见到了梅翰林一家,宝琴和梅翰林之子早年有婚约,不巧他们兄妹入京后才知道梅家外放做官去了。此次梅家人见到了薛蝌,遂说定了待明年返京之时就操办婚事。

薛蝌与薛姨妈商量着,宝琴眼下因为老太太喜欢,留在贾府养着,但姑娘他日总不能从贾家出嫁,即是采纳下定也多有不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