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梦之承影 > ☆丶二十六丶贾探春

☆丶二十六丶贾探春

她听说那个旨意的时候,心中竟是无悲无喜的。

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女,贤德妃贾氏之妹,贾家二房庶出的小姐,好大的体面,能让天家颁下圣谕来赐婚。

她拿到圣旨后,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手指拂过上面的每一个字。脸上挂起了一个讽刺的笑容:和亲。

真的是她的好父亲和好姐姐,亏他们能为自己求下这么好的归宿来,还有太太也坐在一旁和蔼地笑道:“三姑娘从来是最有主意的,如今可不就是个最有造化的。我们家又出了一位王妃,真是祖宗保佑,可喜可贺啊。”

她心中没有漾起一点波澜,原来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她与生母不亲近,却自幼对正房太太怀有孺慕之思。端庄宽和,菩萨心肠,这是她心中想要的娘亲模样。

王夫人平日里待她也没有过不去的,虽是人人都知道太太不喜赵姨娘,但是那时凤姐卧病,要选人协理家事之时,太太还是点了李纨和探春的名。

荣国府里贾家三姑娘,谁都知道是老鸹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样样不输一般人家的嫡女,偏偏是命不好,没有托胎在正房太太的肚子里。

探春在贾府中,和其他姑娘们一样,都是正经主子待遇。感慨之人意中所指的,自然就是她将来出阁之事。豪门显贵之家大都重视门第血统,必然是不会挑庶出的姑娘的,馀下的人家,挑与不挑,也无分别了。

那年怡红院中开寿宴,姑娘们齐聚一堂,掷骰子占花名儿。探春抽到了一句“日边红杏倚云栽”,解签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大家都拿她取笑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时过境迁,当年聚在一起的姐妹们,如同一场宴席终了之时,都散了。惟有那句戏言,如今却应验了,却是要隔了天涯。

眼下已是深秋,记得那年,也是这个时节里,是她提议结了海棠社。到现如今,当年诗社的姑娘们,黛玉缠绵病榻连起身见客都是艰难之事,湘云捎来信提起她夫婿的病情满腹愁绪,二姐姐嫁到孙家去了四妹妹入了庵堂,宝姐姐虽还能得见却也不常来府里了。

就连她们当年没少去打秋风的琏二嫂子,也被禁足在了自己房里,竟是连家里人也不大见了。临了,能为她送行的也许只有李纨嫂子和兰侄儿了。

回了屋里,侍书早已哭红了眼,见了她哽咽着连话都说不出了。她反而笑了,温和地对那丫头说,这么大人了还这样,我平时都白教你了。往后我不在这家中了,临别也为姑娘争口气吧。

说来也巧,贾府的四位姑娘身边的心腹丫鬟,名字依次是按琴棋书画四个字起的名。常日里,人都说贾府中的丫鬟们,也未见得比别人家的小姐差呢,可就是她这三小姐,也不过如此,终是身不由己,也无力为这些丫头们做好打算了。

前阵子听说太太房里的彩霞要许配给旺儿媳妇的儿子,府里的丫鬟小厮们都知道,旺儿家的儿子是个最不成器的,更是相貌丑陋,没有姑娘肯允婚。

她曾经以为太太是个菩萨心肠的,不太爱管事,而彩霞却是个有心人,桩桩件件都帮太太打点妥当着,到头来太太却不曾犹豫一下,就把她往火坑里推。

后来,赵姨妈心急火燎地想要问贾环讨了彩霞在房里,也露了点意思在她面前,她才明白过来了很多事。彩霞这些年与贾环私相授受,与赵姨娘来往密切,怕是每一桩都落在太太眼里了。这样有了二心的人,太太怎么还会留在房里呢。

贾府的二老爷的太太,王夫人,她才是这府里主意拿得最稳当的人呢。就想那年半夜叩门明火执仗地查检起园子来,这不知道的人,都要以为贾府坏事了呢,直闹到人心惶惶,连亲戚也渐渐不相往来了。枉她那日操了那些心,流的那些眼泪,说的那一番肺腑之言,都是白费了。

赵姨娘过来的时候,探春已一个人枯坐了很久,擡眼看到她走进来时,才想起自己原来一直都在等着这个人来的。

赵姨娘扯出个笑容来,却似带着几分嘲讽,说道:“姑娘大喜了。”

探春也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这么望着她,竟不恼怒也无失望。

赵姨娘却有绷不住地眼圈红了,小声嚷嚷着,这个闺女从来都像是白生的,打小不和自己亲,眼看着出嫁了却是今生再见一面也无望了。

看着她哭得气喘,探春终于站了起来,走到她的面前,取出帕子仔仔细细地为她擦拭着脸。

等她安静些了,说了句,把环儿教好些吧,你也就有依靠了。顿了一下,又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