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竟然一点事也没有,真是让沈云易好生羡慕。
掌儿露出个浅笑:“少爷还小呢,等再过两年身子长开就好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明白,掌儿每天早晚各练两个时辰的天罡拳。
有了这四个时辰打底她的拳法越发的精进,就是和保山他们切磋时也能做到收放自如。
不过就是这个手臂,不管怎么练都不见粗壮,师傅说这天罡拳要是练成手臂得要粗上两圈才行。
掌儿摸着自己一手就能握住的手臂,想着还得加紧练习才行。
沈玉易在百草镇养病期间,吃不惯这里的菜肴,便命人在院子另开了一间竈房,由掌儿掌勺。
掌儿做饭后,不但沈云易吃的顺口了,就是保山两兄弟和大虎大熊也跟着享福。
这掌儿做的饭那是一绝,比沈家的厨娘都不差。
这一日,掌儿例行去东街早市买食材。
今天是百草镇赶集的日子,附近村里的人都来这边逛集市。
有的还拿着自家种的鲜菜来卖,有的背着刚从山里采的药材来换钱,叫卖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掌儿在这住了两天,觉得百草镇这地方真是奇妙,边和府那边还下着雪,这边暖和如春,就连这里的蔬菜瓜果也是格外的水灵。
走到一个卖菜的大婶摊前,看她竹篮里的鲜嫩刀豆很是喜人,便花了七文钱全买了下来。
猪肉切丝刀豆切段热锅翻炒几下,一道鲜香美味的刀豆肉丝就好了。
现在少爷身体虚不能吃辣,要不再加点辣辣的番椒,更是下饭的很。
掌儿给完钱正想着再买只老母鸡给少爷炖汤时。
一擡头便怔住了,只见不远处米粮铺子里走出来一位青帕包头的年轻妇人。
尽管五年时间未见,但那熟悉的轮廓让她一眼便认出来,这不是别人正是她久寻不到的大姐大丫。
“大姐!大姐!我是五丫!大姐!”掌儿扔下竹篮追了过去。
但她的叫喊声很快就淹没在各种叫卖声中,等她好不容易挤到了米粮铺时,人早已不见。
掌儿又挤进人群四处张望半天,那个青帕妇人却是不知道去了何处。
她又折回到米粮铺:“掌柜麻烦问一下,你知道刚才来铺里买东西的那个头包青帕妇人住哪里吗?”
米粮铺的掌柜是个和蔼的中年大叔,来这里买东西的人都是熟客。
听了掌儿说起那人的穿衣打扮,稍以寻思便想起来那人是谁。
“那是哑娘子,钱三里的媳妇。”
“哑娘子!她……她是个哑巴!”听完掌柜的话,掌儿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
不该呀,大姐怎么会是个哑巴,难道我看错了!
不对!那熟悉的眉眼经常出现在她梦里,她不可能认错。
对于经常光顾米铺的哑娘子,掌柜还是比较熟悉。
“别看这哑娘子不会说话,但是是个能干的,进门才几年钱三里那穷小子家都盖上瓦房了,更是在前年生了大胖丫头,她就住在山那边的麦冬屯。”
掌儿一脸恍惚的拎着三斤精米出了米粮铺。
大姐哑了不会说话,还嫁人生子了。
想起掌柜说的,那个便宜姐夫家住的不远,一个叫麦冬屯的村子,翻过一座大山就是了。
“姑娘,你的刀豆还没拿呢!”
掌儿脚步匆匆的往回走,想着下午无论如何要去麦冬屯看看情况,却被卖刀豆的大婶喊住了脚步。
她一拍脑袋刚才光顾着追人了,刀豆忘了拿。
掌儿谢过卖菜大婶时,看她穿着一身带着补丁的粗布衫,摊子上还有几根脆生的胡瓜没有卖掉。
便又给了五文钱把胡瓜也买了下来这样卖菜的大婶就能早点回家了。
卖菜的钱氏听到这姑娘把仅剩的几根胡瓜也买了,高兴的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心里感叹今天运气不错,可以早些回家看她那胖孙女。
她手脚麻利的把菜装好递给掌儿:“这竹篮是我儿子新编的,也一起送给姑娘。”
掌儿看看左手竹篮已然装满精米,便大方谢过钱婶子,拎着两个竹篮往回走了。
就在她走后不久,菜摊前来了一个挎着篮子的年轻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掌儿要寻得哑娘子。
哑娘子把篮子放到钱氏面前,从里面拿出一块两指宽的糯米糕递到钱氏嘴边。
钱氏身子往后一躲:“我这老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