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你,你给我站住!那‘弯月影’是我们谷主的,你不能拿走!”白夏在后面气得跳脚。
因路上耽搁了一会儿,后面路程掌儿便加快了步子。
等她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只见山脚的位置窝着一片小村庄。
她想那米铺掌柜说,出城门翻过第一座山看到一大片麦冬的地方就是麦冬屯。
下了山,走到田间小路上,路两旁麦冬已经开了淡紫色的小花,人走在其中清香袭人。
望着近在眼前的村庄,掌儿心里紧张又忐忑。
仔细回想上午见到大姐的情景,身穿一件青色布裙,虽然不是很新,但是没有补丁。
能去米铺买米面,而且听掌柜说,今年新盖了瓦房,日子应该还不错。
掌儿刚进村,正想找人打听一下时,远远看见一家三口从南边走来。
短布衫年轻男子抱着一个三岁大胖丫头正轻声说着什么,小丫头正不高兴的撇着小嘴,而旁边妇人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望着这对父女。
掌儿静静地站在不远处驻足,视线凝在那妇人的脸上。
钱三里轻声哄着女儿:“宝丫,不气了!你太重了你娘力气小抱不动你。”
宝丫撇着嘴看看娘,又看看爹:“那我晚饭不吃了,这样饿瘦了,娘就能抱动我了。”
夫妻俩都被女儿的童言稚语逗笑。
“可是宝丫你就是一顿晚饭不吃,好像也瘦不了多少?”
“娘,你看爹爹说宝丫!”
哑娘子看不过去了正要把孩子抱过来。
宝丫眼神突然和掌儿的视线撞在一起,立马惊呼:“爹,娘,那人在看我们!”
钱三里向前一步把媳妇护在身后。
就见那姑娘一步一步朝他们走来,似乎在隐忍着什么。
“娘,你怎么哭了!”
听到女儿的话钱三里回头一看,见媳妇已经泪流满面。
钱三里一边用袖口给媳妇擦眼泪,一边关切的问道:“媳妇怎么哭了?是哪不舒服了?”
哑娘子抓着钱三里的袖子激动得想跟他说些什么,只是嘴巴张了又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泪掉地更凶了。
她指指前面的掌儿,又指指自己,又用手比划着什么,可这手势太快钱三里还没看懂时,身后便响起一道哽咽声。
“大姐……”
掌儿眼泪再也绷不住,一大滴一大滴的泪水滚落下来。
哑娘子“呜呜”哭着跑过来,一把抱住掌儿。
两人抱头痛哭。
钱三里没想到这姑娘居然是媳妇的妹妹:“媳妇别哭了,妹妹来了是好事,咱回家慢慢说。”
掌儿的手被哑娘子紧紧抓着,来到一个瓦房小院。
门一开,钱三里就喊:“娘!媳妇她妹妹来了!”
里面着急忙慌走出一个带着围裙的婶子。
掌儿一看,这不是上午卖刀豆的大婶吗?
钱氏显然也认出来掌儿,笑着招呼道:“姑娘是你呀,老婆子我头前还说,你这人面善,和我家儿媳长得有点像,没想到还真是姐妹!”
钱氏倒了两碗糖水,又拿出了些果干招待掌儿,就忙着去竈房做饭去了。
钱三里也贴心把宝丫抱走,让两姐妹聊聊心里话。
两姐妹坐在院里的石凳上。
掌儿打量了这个不大的小院,院里打扫的很干净,东边种的桃树,西边靠墙的位置栽种了些蔬菜,旁边鸡窝里传来“咕咕”的叫声。
看来这家人很勤快,大姐婆婆看着是个和善的人,那个便宜的姐夫知道护着大姐,想来两人感情很好。
那个圆脸丫头应该是她小侄女,也没因为是女娃在这家里受到苛责。
虽然看到都是好的一面,掌儿还是不放心再问一遍:“大姐,这些年你还好吗?”
因为妹妹突然出现喜极而泣的大丫,听到妹妹的问话点点头又摇摇头。
大丫张了张嘴说不出来话,急得“啊啊”叫着。
掌儿赶紧站起来安抚:“没事,大姐不要着急,慢慢来!”
等大丫情绪平静下来,拉着掌儿的手,蹲在地上找了截树枝开始画画。
掌儿想起来大姐虽然不识字,但是小时候经常教给她们在地上画画。
只见上面画着四个人,一个老婆婆,一对夫妇还有一个孩子坐在桌上吃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又在旁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