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她再嫁,只是这位姑奶奶挑剔的很,京城的儿郎都让她扒拉个遍一个中意的也没有,这婚事就搁置起来。
不过皇帝下旨凌王与小姐八月完婚,这个守寡的姑奶奶在府里对于周国公府的面子有些不好看。
周玉瑶吃完早膳,铺开纸张刚要提笔作画,清桂院的丫鬟过来传话,小姑奶奶请大小姐过去一叙。
无论心里有多恼,可是人家辈分在那,也得过去。
放下毛笔理了理衣袖,周玉瑶带着掌儿和墨梅去了清桂院。
这是掌儿第一次来清桂院,清桂院整体布局比池心院更为雅致,院落也更为开阔。
前面的嬷嬷瞧见周玉瑶等人,赶忙打帘迎进来。
掌儿走在后面,一进门就瞧见里面坐着一位容长脸的女子,长得和大老爷周景书有八分相似,精致的妆容华丽的锦裙,要是不细看眼角细纹的话,也算是秀丽美人。
只是这位秀丽美人一开口就透出一股刻薄劲儿。
“玉瑶,听说昨日你去大福寺祈福,怎么也不叫上小姑,要是像你大姑那样遇上匪徒可如何是好?”
周景如轻饮了一口茶,话中的刀子直往周玉瑶身上戳。
府里人都知道,当初大姑奶奶周景琴就是在上香途中,被匪徒掳走失了身,嫁去了边和府沈家。
周景如把订了婚的周玉瑶往这件事上扯,可真是恶心人。
周玉瑶就是再好的脾气,这会儿也忍不住了,冷声道:“小姑,我去上香父亲都安排妥当光家里的护院就带了二十人,凌王更是派了五十侍卫护送,安全的很。”
更何况这次明面上是去大理寺祈福,实际上是和凌王相会,怎么会不安全。
“按说,长辈的事玉瑶不敢插嘴,可是小姑你的婚事如今成了国公府的一块心病。”
看周景如变了脸色,周玉瑶接着道,“小姑你也老大不小了,多操心自己的事,省得让老夫人忧心。”
周景如把茶杯一放,疾言厉色道。
“姑姑的婚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看你该操心操心你娘吧!她嫁进周国公府十几年只得你一个姑娘,连个儿子影都没见着。
我大哥堂堂一个吏部尚书都快奔四十了,还没有一个继承香火的,你说他心里有多难受。”
仗着和凌王的婚事给她耀武扬威,她倒要看看没有周国公府支持,周玉瑶这个王妃坐不坐得稳。
她娘可说了国公爷的爵位落在谁头上还不一定呢!
“你……”周玉瑶气得浑身哆嗦。
周玉瑶从小便知道母亲在生她时血崩,险些丢了性命。
这些年吃了不少汤药才把身体养好,只是到底伤了底子不能再孕,这几年母亲甚至动了给爹纳妾的想法,都被爹给挡了回去。
虽然父母情深,但是总有些嘴碎的婆子背地里嚼舌根,说什么大夫人善妒容不得人,说大夫人这是绝了大房一脉。
各种闲言碎语惹得母亲病倒了好几日,父亲知道此事后狠狠发作了一番,把这些碎嘴婆子都发卖了,这才让母亲得了清净。
没想到小姑居然敢在她面前提这件事。
“我爹心里难受还不是因为小姑你吗?
你一个丧夫的姑奶奶赖在府里,外面的人传什么闲话的都有,丢的那可是周国公府的脸。”
周玉瑶说完,愤然而去。
掌儿和墨梅一看主子走了,连忙跟上。
主仆三人,刚一出屋门便听到身后传来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音,还夹杂着几句咒骂声。
周玉瑶脸色更黑了,出了清桂院直奔前院。
这小姑不就是仗着老夫人护着耍横吗?她这就找爹赶紧把这位嫁出去省得一天到晚的作妖。
跟在后面的掌儿墨梅对视一眼,谁也没敢吭声。
前院偏厅周景书正在会客。
“玉瑶你来得正好,这位书生魏宗说你是她的救命恩人,特意来道谢。”
周景书看这位年轻人才学不凡举止文雅,心中起了爱才之心。
刚才在清桂院带着一身火气的周玉瑶,看见屋里有外人,又恢复成端庄稳重的贵女模样。
先向两人行了一礼,听到救命之恩,周玉瑶茫然的打量一眼面前的青袍书生。
魏宗站起身,深施一礼:“半月前,小生赶考路过赤木县时惊了马,幸得小姐派人搭救,特来答谢。”
一提‘惊马’周玉瑶才想起来,原来是那个书生。
周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