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脑袋也渐渐冷静下来。
谢家已被他插了人手进去,严密监视下,那谢家女也才两岁不到,还不足为惧。
要紧的是馀杭。
瘦马之风兴起已有半年,消息都传到京城来了,可见北国人早就开始着手布置了。不知有多少官员已经被监视窥探,把一些消息透露出去了。
北国还真是所图甚大,想想便令人胆寒!
午时听晏侯爷说,他怜惜那个些失了孩子的百姓可怜,便想顺着这次的事,干脆将馀杭的人贩子拔除了。
那时苏贺南考虑到晏家势力不俗,想要做成完全是手到擒来,便没打算插手,现在看来倒是未必了。
或许,他也该派些人手过去,探探那些北国人的底细了。
*
晏家带着一车礼物,浩浩荡荡去景阳侯府拜访的事,不肖一会儿就传遍了京城。
不少人心里都泛起嘀咕,这两家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难道晏家也跟那些人一样,眼看着苏家这锅竈热起来了,也想去分杯羹?
对此,晏家也没瞒着,马车回府没多久,听到外头传出来的风言风语,宴侯爷便命管事将消息放出去了。
——苏侯爷救了他儿女的命,他们是去感谢的。
这话一出,瞬间把有心人放出的阴谋论给击碎了。
毕竟,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前两天晏家双胞胎险些被拐卖出京的事。那晚街道上萧萧的马蹄声,不少人现在还记忆深刻呢。
京兆府发出的告示,许多百姓也都看到了,还有丢失了孩子的父母过去认领了。
找到孩子的自然是喜极而泣,对着京兆府和宣平侯府就是一顿磕头;那些没找到的则是失声痛哭,得知人贩子十天便会将孩子往外运送一批,丢失的早的,约莫早就出了城了,这些父母直接就是又哭又骂,恨不得人贩子直接下地狱。
围观的百姓看了,自然是不胜唏嘘。
而这两天热议的话题,除了安平县主,便是晏家会怎么惩治人贩子了。
“人贩子不得好死,就得砍了他们!”
“这么容易就死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干脆绑到大街上,让百姓自行处理吧!我保证每天过去打他一顿,不让他受尽苦楚我心里真不得劲!”
“哎呀,万一跑了怎么办,干脆一片片把他们的肉刮下来。”
……
百姓们讨论的热火朝天。
事实上,人贩子虽没被最终判斩,在狱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先是一顿大刑伺候,等消息榨完了,就被扔回了大狱里。扔人的狱卒还得了命令,特意跟里头的犯人交代了他的身份,拐子,拐卖的还全是幼童。
能关在一起的基本都是穷凶极恶之人,但无论是谁,提起人贩子都是深恶痛绝的。
因而,这犯人可真是受了大罪了。
每天一睁眼,面对的就是狱友们的霸凌和侮辱!短短一天时间,身上连一块好皮肉都没了,他每时每刻都恨不得快点死,偏偏旁人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非要将他折磨个够本不可。
而他那个相好也被抓进来了。
虽是从犯,估摸也难逃一死。而因着她与人偷情,还在夫家饭庄里藏孩子险些酿成大祸,夫家连夜扔了休书不说,她娘家也嫌丢人,更怕遭到那些父母的报复,连夜与她断绝关系了。
这般惩治,虽比不上那些父母孩子遭受的万分之一,但也算有个安慰了。
而晏家虽也痛恨人贩子,可却知道真正要害儿女的是庞家人。
于是。
从苏家回来后,第二日的早朝上,一向不怎么发声的晏侯爷,突然便向庞家发难,言明庞家嫡子与人贩子勾结,意欲残害他的一双儿女。
至于理由——
几年前,庞家求着晏荣两家帮忙遮羞,他们答应了。
却没想到,一片好心不仅没换来好结果,反倒让对方蹬鼻子上脸,以为他们真的好欺负。
因而这一次,晏侯爷也不瞒着了,直接便将几年前的是非公之于众。
理由一出,满场哗然。
众人的目光如同利剑,纷纷射向了庞家父子。
“圣上,臣不知,臣真的不知啊!”
庞老大人率先反应过来,涕泗横流地对着皇帝哭喊起来。
此时此刻,他已顾不得女儿的丑事突然暴露,到底会不会丢人了。
身为文官,最重要的就是名声,如今却跟人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