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师恩十八年 > 道笙

道笙

吃些吧!”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门外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王八弟推门时看到这一幕,心下了然,倒也不恼:“粥放那儿你先下去罢,我来喂娘子便是。”

待丫鬟走后,王八弟没有立刻走到钱莺身边,而是慢慢悠悠绕到桌前。

书桌上正展开一张画卷,上面弯眸浅笑的温婉美人正执着一把水墨伞面的油纸伞,娉娉袅袅地立在烟雨中。

王八弟先自己欣赏了一番,献宝般捧到钱莺面前:“你来替我瞧瞧,画得像不像?”

“其实我虽恼你骗我,又不能说全然不高兴。”王八弟笑道,“毕竟有人与我一同记得道笙,是件好事。”

钱莺冷冷扫了一眼,没有答话。

“我初见道笙的时候,便是在平春江边的盼归桥。”王八弟自顾自道,“当时我想,这样漂亮的女子若能嫁我为妻,我一定如珠似宝地护她一生。”

都说少年好,披桃摘蕊胜春朝。

可那是独属于富贵子弟的风华正茂,不是王八弟的。

他生在一个贫困县乡里,家中兄弟姊妹十人,他行八。

爹娘生孩子生到厌倦,到他头上随口起了个好养活的名字,分得清人便罢了。

王八弟没钱读书,但人生得精灵古怪,帮着爹娘看铺子做生意,走街窜巷同每个人打好关系。

当时谁也不知道,瞧着无邪天真的小孩已经开始偷偷攒了一笔私房钱,并在二十岁那年踏上了北上的路。

这一路真难走啊。

王八弟最初并未想过能走到洛京。他每到一座城市便待上一段时日,在当地做工谋求生路。

可惜他屡屡碰壁,每走一处,那份从县乡里带出的少年意气便被消磨一分。

直到他来到了洛京,见到了崔道笙。

就像话本子里写的那样。穷困潦倒的多情书生与金尊玉贵的大家小姐相遇在烟雨之中,她叫侍女为他递了把伞。

她清雅出尘,颦笑皆风景。

他窘迫狼狈,甚至没有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八弟也不知从哪儿生出的勇气,拿着剩馀全部银两打听到崔道笙的姓名背景。

得知她是忠肃侯夫人的表侄女,他也有过退缩,还是鬼使神差地以帮工的身份在崔家名下的醉仙楼伺机接近。

或许又是一个雨天。

王八弟正在大厅里擦桌子,门前摇铃轻响,他下意识招呼道:“客官里面随便坐,是要喝茶还是……”

“噗。”笑的是一个小丫鬟,“你新来的吧。咱们小姐不是客官,是东家。”

她的话落在王八弟耳中变成虚无的一片,早在擡头的刹那,五感就被巧笑倩兮的女子夺去了全部。

“原来是你呀。”崔道笙笑道,“你大概不记得我,我们之前在平春江见过的。”

“记得,记得!”王八弟忙道,“小姐大恩大德,小人不敢忘……”

“借把伞就大恩大德啦?”她眨了眨眼,狡黠一笑,“那你为我家尽心尽力地做活,岂不是对我家有再造之恩?”

王八弟平日里不敢自称巧舌如簧,也算不上什么笨嘴拙舌的人。却因女子三两句的撩拨面红耳赤,只得一个劲说“没有”。

从平春江畔一见钟情,到醉仙楼里蓄谋已久的巧遇。

王八弟一点点走到崔道笙的身边,最终成为了那个替她挑起红盖,要与她携手一生的人。

“那时的我一定不会想到,有梦想成真的一天。”王八弟瞧着画卷痴痴笑着,将其挂在墙上。

放眼望去,整个屋子挂满了崔道笙的画像,这张“雨中初见”尤其多。

钱莺终于开口,冷声道:“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道笙嫁给你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殒。”

许是这句话拆穿了王八弟自以为是的深情,他身形一顿,转身阔步上前擡手就给了钱莺两个巴掌。

“你一个外人又知道什么!”

钱莺脑袋嗡嗡,迷蒙间见眼前这张脸扭曲变形,心情更好:“我知道你表面忠诚内里糜烂,道笙孕时就同府中婢女有了苟且,知道你从始至终都算计着吃崔家的绝户!”

“你待我不一样,也不过是因为这近二十年除了崔秋蕊,你再没有过孩子。”

王八弟盯着眼前女子气极反笑,后槽牙恨恨磨出声响:“知道的不少啊。你说得不错,所以好好谢谢你腹中的孩子,让你能再在这里苟延残喘地叫嚣。”

“老爷!”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