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七夕前一天,两天前休沐的时候,杨双喜一大早就派人接她去杨府做河灯。
陆青寒挑了最常见的莲花样式的河灯做了,得益于她验尸锻炼出来的双手,河灯做的精致又美观。
“姐姐的手真是太巧了,我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莲花河灯。”杨双喜捧着自己兔子河灯,一脸艳羡。
“你的小兔子也很可爱啊。”
“我年年都是做兔子灯,所以略有几分心得。”杨双喜狡黠的说道,“听说七夕晚上在白鹤寺前有‘拜织女’的仪式,这次有姐姐陪我去可真是太好了,每次哥哥都不让我去,说年龄这么小,拜了也没用,母亲不会准我出嫁。”
“唔.....杨乐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杨双喜今年也才13岁,及笄还有几年。
“那还不能提前许愿了?谁又说我是为了求个如意郎君的,我想求织女娘娘让我变漂亮些。”
陆青寒抬眸打量了她两眼,衷心的说道,“我觉得双喜妹妹已经很漂亮了。”
“那还不是我细心呵护,姐姐我跟你说,之前听人说南海珍珠粉美容养颜,我让母亲买了些回来,确实有用,我感觉自己白了几分。”
说道这个,杨双喜便有些收不住嘴,拉着陆青寒说个一大通心得。
七夕节当天,陆青寒刚回家换好衣服,杨双喜的丫鬟就来请她,说小姐请她过府。
“真是个心急的小丫头。”陆青寒好笑的摇摇头,跟着去了杨府。
一见她,杨双喜便拉她的手,“姐姐快来,就等你了。”
陆青寒一脸茫然,不知道她要做些什么。
桌上摆着一个小盒子和布帛,坐下后,杨双喜让下人端来水盆,让她把手洗净,擦干后,从小盒子里舀了些红色的糊糊放在她的指甲上,用布帛缠好。
“染指甲?”陆青寒问道。
“是啊,七夕节,是要染指甲啊。”杨双喜认真的做着手中的事,“等我们出门的时候就好了,应该会有淡淡的红色。”
看着她把自己的十指包成是个小粽子,弯了弯手指,陆青寒“噗呲”一声笑出声。
“笑什么呢?”
杨乐刚走进来就听见她的笑声,陆青寒回身给他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说道,“想不想手指头上套了是个小笼包。”
他瞧了一眼,笑了。
杨双喜没有给人染过指甲,布帛缠的厚了些,圆滚滚的,确实很像小笼包。
“哼!”杨双喜嘟起嘴,“也就样子不好看,等会染出来一定很好看。”
“今天晚上不仅有‘拜织女’,还有‘丢巧针’,这次有陆姑娘陪着,你可以好好玩个够。”杨乐点了点她鼓起来的脸颊。
杨双喜一偏头,躲过他的手,“我早就知道了,今天晚上陆姐姐只要跟着我,保准她玩的尽兴。”
过了会,杨双喜拆下布帛,只见陆青寒的指甲上染上了淡淡的红色,润润的,映衬她白皙修长的双手,有一种妖冶的美感。
杨乐看直了眼,没想到简简单单一个染指甲,竟然有这样的效果,抬头看了一眼素净小脸的陆青寒,心想,若她能够画上红妆,该是怎样的花容月貌。
察觉到他的目光,陆青寒停止打量自己指甲,抬头看向他,“怎么了?”
“没,没什么,趁着还有余辉,我们出去吧。”被人抓个正着,杨乐有些慌乱,急忙岔开话题。
三人出了门,到了街上,发现今日的人是往日的两倍,来来往往的人中,结伴出行的女子尤为常见。
她们穿着得体的服饰,脸上是或淡或浓的妆容,时不时用圆扇遮住脸,羞涩的打量了走过去的男子。
很多女子常年都是呆在家里,七夕节是为数不多能够外出的节日。
很多人都是抱着能不能偶遇意中人的想法在外走动,就像自己在话本子上看的那些桥段一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陆姐姐快看,那边就是白鹤寺。”
走过一个拐角,杨双喜远远的指着路尽头的一处喊道。
陆青寒顺着她的手看去,只见白鹤寺前搭好一个不小的场地,织女娘娘像靠着墙壁立着,前面用三张长桌拼成了供台,上面放置了茶、酒、水果、桂圆、红枣、花生、瓜子、榛子等祭品,其中摆了几个瓶子,插放着鲜花几朵,长桌前还放了一个中等型号的香炉,用于女子们祭拜后上香的。
在街上能摆出几百人祭拜的阵仗也是不容易,幸好白鹤寺不在主街道,没有小商小贩在旁边做生意,不然等“拜织女”的时候,这边该有多混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