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多名士兵在大沽口,向京城、天津方向进军了1.1万余人。守大沽口的士兵分在海河两侧,以清军的炮台为根据地,沿海岸也布置一些防御工事。
沈云峰和田虎从“紫金山号”登上了“钟山号”钢铁舰,田虎开始负责指挥后面的战斗。
此时,已经黄昏,不是进攻的好时间,包围住海河的入海口,不让英法联军逃跑就行了。
“钟山号”作为旗舰,居在中间,“龙虎山号”在北侧,遥指海河北岸,“三清山号”在南侧,面向海河入海口南岸。
此时,水上作战的指挥官是邓文强,副指挥官是周玉岫和刘永强。
二师负责攻打大沽口并守卫大沽口,由副师长胡野负责;三师负责进攻天津和京城,由师长刘永浩负责。
英法联军在大沽口此刻的指挥官是第2师罗伯特拿皮尔少将,法军的指挥官是阿洛约上校。
罗伯特拿皮尔在北炮台,阿洛约上校负责南炮台,因为英军自己包抄的是北炮台,所以更重视北炮台的防御。
两人都在炮台用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场海战,看到了英法海军的溃败,但是他们要守住大沽口,因为还有1万多人深入到中国境内,他们一旦失守,这1万多人就要面对两面包抄。
黄昏的时候,看见敌方已经没有进攻的准备,罗伯特拿皮尔就用旗语召唤了阿洛约上校。
阿洛约便乘着蒸汽轮船到了海河北岸与罗伯特相商。
此时英法联军并不知道敌方是什么来路,也不知道对方的陆战部队有多少,火力如何,只能按照自己的兵力来进行部署。
首先是安排一艘蒸汽轮船前往天津报信,另外陆上也派出一个骑兵小队向天津报信,让英军总司令格兰特和法军总司令蒙托班知道这个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