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十万大山:1840 > 第436章 英魂入祠

第436章 英魂入祠

广州城,百姓云集在正西门内外,自发送“丰南号”安保队离开。,狐′恋,文,学¨ \追^最¢新′章?节·自鸦片战争以来,广州备受洋人欺凌,饱受战火,日渐衰落。

安保队此次逼降英法联军,大涨中华之威风,入城后又秋毫无犯,军纪严整,深受百姓之爱戴。

正西门内外,百姓绵延十余里,士绅筹办各种礼物赠送,老百姓就将家中能拿的出手的鸡鸭之类带了来。

但田虎有交代,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但亦不拒父老乡亲千里之外,能吃几口不准带,酒水亦派代表饮几口。

一路上,有的老妪老泪纵横,生怕安保队离开之后,广州再陷战火。有的少年初成,瞒着家里跟着安保队要加入。偶有人发现从广州去粤西参加安保队的熟人,更是为朋友自豪,跟随数十里陪伴。

一路上,百姓之深情,也让安保队队员动容,让他们感觉到这仗没有白打。

安保队一路穿州过府,收到消息的士绅百姓均出城迎接和欢送。官吏也不去制止,既然广州都可以,为何本地不行!

海上,香港的中国人也拥到码头,欢送“丰南号”舰队西去。

沈云峰让人裁了红布,做了一些醒目的条幅拉在军舰侧面,“振兴中华”、“中华崛起”诸如此类振奋人心的标语,来鼓动人们的热情,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q~i_u?s*h¨u,b.a+n/g_.,m^e*

刘铭传安排人鸣响21响礼炮表达未来广东水师向“丰南号”舰队的感激之情。

两广总督劳崇光并没有出现在现场,他在一间屋子里从窗口向外看着这一幕。他无法揣摩这个沈匪,也是镇南王到底是什么心思,就这么将香港、澳门、广州收回了,然后这么扔给了大清。

不仅仅这三地,还有这舰队,他到底是匪还是圣人,劳崇光无法去评判,其实安保队包围广州的时候,他已经做好广州从英法联军易手到粤西叛匪手中的准备。

奕欣嘱咐他先暂时接手香港和澳门,但也说明清楚朝廷会有安排,所以,他今天算是交接,不得不来。

乱世啊,乱世,劳崇光看着窗外沸腾的百姓,心中不禁感叹自己老矣,若是年轻二十年,未免不升起追随之心。

此刻的京族三岛,已经准备好迎接凯旋的仪式。老管亲自拄着拐杖主持着仪式的准备工作,打败英法联军入侵就是打赢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欣喜和自豪只有穿越的八个人心里清楚,他们改写了历史。

有的时候,仪式是必要的,这种胜利必须和后方的职工和百姓分享,这是一种荣耀的分享,也是掀起爱我中华热情的必要手段。`s,w¨k~x¨s_w/.,c~o^m¨

站在旗舰“紫金山”号的甲板上,沈云峰、田虎、刘永陆并肩看着沙滩上的人群,挥手示意。

所有炮舰的甲板都站满了士兵,挥手向岸上致意。

欢迎仪式的核心是“中华英烈祠”的揭幕和战死烈士骨灰的入祠供奉。

饮过得胜酒之后,沈云峰和老管将“中华英烈祠”匾额上的红布拉下,白有志宣读了建祠铭文。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华夏泱泱,英魂堂堂。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伦,五帝立制,夏商周礼乐肇兴;至秦汉一统,隋唐昌盛,宋明风骨。五千年征途漫漫,多少志士以身殉道,血沃中原。其骨可销,其志不灭;其形可朽,其神永光。

今立此祠,聚天地正气,纳古今精魂。

——凡为护国御侮而殁者,无论将卒黎庶,皆享俎豆;凡因拯民济世而死者,无论显晦远近,俱受明禋。

其列有三:

一曰卫国英灵。卫霍驱虏,岳爷抗金;元敬灭倭,明俨复台。碧血染山河,铁骨铸长城。

二曰为民烈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包拯铡奸,海瑞骂帝。清官廉吏,侠客义士,凡为民请命者,皆入此列。

三曰文明薪火。屈原沉江,太白捉月;张骞凿空,郑和扬帆。文脉所系,虽非战死,亦属国魂。

后人来谒,当思:

此身所立之土,乃英血所浸;

此世所享之安,乃忠骨所换。

愿祠中灯火,永照迷途;

愿碑上丹心,长醒后世。

愿英雄之灵佑我中华民族万世永盛!

铭文宣读完毕,现场肃穆庄严,一身戎装的田虎高声诵念:请在抗击英法侵略者战争中牺牲的中华男儿英魂入祠,永享祭祀!

祠前数列戎装的安保队员接着高声诵念:英魂入祠,永享祭祀!

在安保队员身后观礼的百姓也接着高声诵念:英魂入祠,永享祭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