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令抚尘去了华卿宫,去看令华卿可回了宫去,自己则不再犹豫,拔腿便朝云和殿大步行去。
幸而这些日子文武百官几近一半都在这云和殿“跪谏”,杜诗阳命人清点了人数,而后统统将其放出宫去,责令各位大臣回家查看是否有损,再下一道诏令,有损的全部在家善后,结束后全部回到宫里,听侯女帝下一步旨意。
大是大非面前,群臣自是不再瞎起哄,个个鱼贯而出,匆匆奔向家中,至亥时三刻,又几乎全都回到了大殿。
这些个大臣们,都是非富即贵,家中自然亭台楼阁,扎实得很,并无损伤,因而回宫之时,均是面色坦坦,京华府官朱延清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派了人将全城排查了一遍,城内唯有几处破旧的庙宇倒塌了,其余都完好无损,全城无一人伤亡。
身边几人亦陆续来报,只道皇子公主们也都从文正殿被闲王接回了永乐宫,令华卿亦回了华卿宫,后宫亦无房无人受损。
如此,杜诗阳这才松了一口气,心道幸好这京华城安然无恙,但如此地动震感强烈,若果真是文景郡地动,那么文景此时必然非常严重。
杜诗阳的猜测并没有错,至子时四刻时,民政司下面当真来了人,当庭向杜诗阳禀告:“文景郡发生地动,郡内13个县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尤其是晋县,几乎全县覆灭,被海水倒灌,全县四万人口,几乎没有人生还。”
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当即震惊朝堂,众臣这才明白过来,为何杜诗阳要将所有人召回至这云和殿,乃至这么晚了都还不肯放大家走,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可能袭来的又一波地动,保护众臣姓名,更重要的是,女帝陛下已经意识到定然有地方出了大事,故而留了众人在此,不论多晚,都要一并商讨对策。
一时间,文武百官心中大拗,四万人,才仅仅只是一个晋县的人口数,周边还有其他12个县,伤亡人数自然还未详细统计出来。
四万条性命呐!!一朝被海水吞没,若是在当年四分五裂的北洲时代,其他各国,定然嘲笑文景国是被天老爷下了诅咒!!!
而今北华建朝多年,北洲大地皆是北华子民,灾难当头,与子同袍,谁敢在此时踩着四万人乃至更多人的姓名,敢说一句这是老天要休了女帝杜诗阳呢?!便是连心中想都不敢这样想!!
一时间,朝中纷纷有些文官垂泪,为这逝去的四万晋县人哀悼。满堂皆是哀戚之色。
“最终详细伤亡人数,明日午时,朕要知道!!”杜诗阳此刻却极为冷静,当庭便对民政司王四通下了令,而后,心中疯狂盘算着下一步打算,当即立断道:“文景郡共计13个县,而今晋县被海水吞没,余下12个县,无论受灾情况高低,自然都需要朝廷驻守,前往救灾。朕意属朝廷下派12名官员,一县一人,携国库款项,各带五千将士,驻扎各县,协助当地府官救助灾民,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以佑我北华!!”
女帝一声喝令,此番文武百官一改当初携钦差令入赭琉县为代府官的推诿模样,个个积极得很,纷纷自告奋勇,自愿领命前往。
杜诗阳极为满意,心道终究还是患难见真情,这群百官平日虽自私自利,好事抢着要,坏事逃得比谁都快,但此时却都奋不顾身,总算是有个吃皇粮官员的样子了。
杜诗阳扫视了一番殿前的人,便在诸位官员中选了12位平日办事干脆利落之人,而后诸多交代了一番,先遣了他们出宫回家与家人交代,待宫中国库银两划拨分配好,军粮马匹将士整顿好,明日受到各地详细受灾信息后,再统一调度出发。
“陛下,”户部尚书李琨此刻忧心忡忡报来:“此番文景地动,灾害严重,殃及13个县,除了晋县,目前还不得而知其他12个县受损如何,需拨款多少....以老臣之见,便是一个县50万白银,许都不够....若12个县都拨款同等数目.....陛下,国库怕是承载不住啊....”
“国库还有多少?”此时杜诗阳却是丝毫不手软:“不管有多少,救灾为先。黎民苍生,才是我们的天下。”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宽慰,赞女帝英明,可李琨却道:“国库存银不足1000万白银...若是此番按照一县50万赈灾款划拨,便划走了600万两....更莫谈还有我们兵马粮草....也都还未算进去.....”
“我朝每日在这殿前的,有125名官员,其中内阁9名,12人前往文景各县,剩余104人,各部各司均留一人在朝中,还剩84名官员,你们统统莫要留在此处,出宫去,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