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宫中。
守在暗处的两人汇合,邑良说:“你在这里守着,我回去见公子。”
融白点点头,脚下蓄力,找了一个视线好的屋檐上,半躺着看着宫门口,还有停在一侧的马车。
她们两人刚走进宫门就看到守在里面的代亦,对方看到温南锦后,走上前行礼说道,“皇后娘娘猜到您今日会来宫中,特让奴婢在此候着。”
“有劳代亦姑姑了。”温南锦对她说道。
“您言重了。”说完侧过身子让她走在前面,自己始终都慢半个步子。
宫墙之间,除了几株养在盆中的花束,就再也没有其他颜色。
和那些自嫁入这深宫中之中,就很少有机会再走出去的那些人一样。
“代亦姑姑,皇后娘娘这些年开心吗?”停在一株鲜花前,温南锦看着那几个花骨朵,擡手轻轻触碰了一下,很快又缩回了手。
代亦看着她手上的动作,弯着腰回道:“奴婢不敢妄议皇后娘娘。”
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刚刚就是看到这些马上就要绽放的花苞,想的多了。
“无事,代亦姑姑就当没有听到南锦这句话,我们走吧。”
宫中来的不多,但是这通往崇安殿的路,温南锦感觉自己闭上眼睛都能顺畅找到。
站在崇安殿前,擡头看着上面的牌匾,上面的字迹倒是显得格外稚嫩,仔细端详,就像是出自一位孩童之手。
代亦见她站在台阶前,仰着头看着上面的牌匾,交握放在身前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代亦姑姑,你知道这牌匾上的字是谁题的吗?”这样的字迹,她像是在哪里看到过 ,一时之间想不到是在何处,开口问着站在身后的人。
她是崇安殿中的老人,应该是知道的。
“是您题的。”代亦回道。
温南锦转过身,看着她问:“是我?”
代亦点头,视线呀看向那枚牌匾,再开口时,声音中掺杂着另外一种情绪,“这上面的字,是您在拜师太傅习字后题的。”
“可是……可是娘娘为何要用这样的字用作牌匾?”
代亦收回视线,看向她,“您自小是娘娘看着长大的,娘娘待您和其他几位皇子公主无异,您住在宫外稍长大些后,就不常来宫中了,娘娘时常想起您,就命人将那副字刻成牌匾,这样每次看到都像是见到您一样。”
这样的回答,让她微微皱起眉头,太不正常了,联想到今日颜飏说的那句话,这个安皇后身上有太多的疑点。
走进殿内,就看到安皇后站在那边等着,看到她们后,对着温南锦招手,“锦儿,来让本宫看看。”
温南锦向她走去,看着将她将自己手握在双手中暖着,口中还说道:“听宫外人说,你最近又病了,难怪这些时日都没有见你来我这崇安殿中。”
在她还未开口前接着问道:“锦儿,还在为那日在太子府中发生的事情难过吗?本宫已经帮你教训过太子了,那浑小子什么都没有查清就乱说一通,害得你大病一场,这一次一定要让他长长记性。”
“南锦多谢皇后娘娘关心,事关哥哥,还望太子殿下能够查明真相,南锦身子不重要,就是觉得委屈,不曾想原来在太子殿下心中,南锦是这样的一个人。”说着,她低下头小声抽泣起来。
看到她这样委屈模样,安皇后心也随着抽痛,将她的脸轻轻擡起,拿着手帕擦着上面的泪水,满眼的心疼。
温南锦擡着头看清她眼中并没有掩饰的心疼,这样的眼神可不应该用来看着自己,如果没有想错,这样的眼神更应该是来看着自己孩子的。
守在身后的代亦这时轻轻咳嗽一声,安皇后才敛下眼神,说道:“锦儿的委屈本宫都知道,等太子下次来,我定再狠狠教训他给你出气。”
就像是安慰自己孩子一样,她一遍遍安慰着,直到温南锦脸上露出笑容才舒了一口气。
命人将提前准备的点心,全部摆放在桌子上,“这些都是锦儿爱吃的,这些时日没来了,一定馋坏了,快吃。”
看着桌子上色香味俱全的点心,藏在衣袖中的手摸了摸自己肚子,早知道这里的点心更好吃,前面在颜府就不贪嘴了。
肚子是很饱,但是在安皇后期待目光下,她还是每一样都拿起一小块尝了尝。
吃到最后,温南锦觉得自己在不走,一世英名就要撑死在这崇安宫中了。
吃下始终最后一块点心 ,喝着茶好不容才顺了下去,“皇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