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堂姐说她已经好久没有好好睡过了。她们都隐藏了生育的真相,只会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林霖十分害怕,跑去和当时的男朋友说以后结婚绝对不生小孩。不过后来,堂姐好像忘记了这一切,反过来和别人一起劝说林霖结婚生子的幸福,并以自己举例,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从前的她。
她已经被同化了。
林霖不敢忘记这一切。
那次经历唯一好的一点是她看到了母亲生下她过程的艰辛,对母亲比以前更好。
那次之后林霖和母亲的争吵变少了。林霖想想其实很多时候母亲说的都对,严格要求她也对。她不是在培养一个别人的妻子,还是在培养一个女人。
“女人要靠自己,要更努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这是她最经常和林霖说的。
林霖小的时候不知道母亲的苦心,只想偷偷玩,而母亲在她小时候脾气暴躁。小学的时候林霖数学考了89分,老师要求试卷家长签名。她扭捏了一个周末才敢在星期天的晚上拿出来让母亲签字。母亲看到成绩,将她痛骂了一顿,抄起书桌上的书重重打了她的脑袋。
直到初中,林霖母亲也从不接受林霖成绩的起伏。林霖每次考试战战兢兢,考出班级前五回家就准备看母亲冷脸,听母亲的冷言冷语。
但母亲也有改变。
上辈子初三的时候,林霖贪玩考出了十名开外,她整个初中都没有这么差的成绩,母亲还是像小时候那样骂她一顿,然后进行冷暴力。但此时林霖已经不在乎了,她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再是那个因为妈妈不和她晚上一起睡觉就又哭又闹求原谅保证的小孩了。
母亲把她的手机摔在她身上,手机掉在地上摔烂了,她差点受伤,但这只会让她更加变本加厉。她和母亲差点互殴起来,争执声前后两栋楼都能听到。父亲只能来劝架,把她们一人关进一个房间,让她们冷静一下。那段时间,林霖在家看小说上课睡觉,以这种方式抗议。最后母亲败下阵来。
和好也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
林霖放学回家发现餐桌上都是她爱吃的菜。吃完晚饭母亲有带她去商场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还带她去看了新手机让她自己挑选。
林霖知道这是母亲消气的特征。
后来母亲和她进行了一次深谈,给她看不同高中的升学率,用朋友孩子的事例劝诫她。林霖喝下了这口鸡汤,改邪归正了。
之后的日子还是那样,只是落后的时间太长了,一时间根本追不上来。林霖拼尽全力,最后还是没达到她以前的水平。
这也是她仅有的叛逆。她上了大学,母亲还会拿此来说嘴:“要是初三的时候更努力点考上更好的高中,没准就能上更好的大学了。”
林霖在心中默默吐槽,要不是半军事化管理的高中指不定自己在哪个犄角旮旯的野鸡大学呢。她顺从母父心意读了本市的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后可以直接回到当地当老师。母亲也就是随口说说。现在林霖已经是她的骄傲,亲戚朋友都夸她有福气,女儿听话孝顺以后工作体面又稳定。别人这么说询问教育理念的时候,母亲总会矜贵的点点头:“都是她自己争气,我们其实也没教什么的。”
但也不耽误她的母亲后来催婚。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要她独立自强,一方面又希望她顺应世俗结婚生子。
不久,就到了市一中学校门口。父亲从后备箱拿出林霖的行李箱,塞给他500块钱:“应急用,有什么事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母亲给林霖理理领子:“按时吃饭,少吃垃圾食品,每天记得报个平安。”
林霖走进校门,转过身回头和她们挥挥手,她们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见林霖转身挥手示意她快走。
林霖仿佛回到了高中每个礼拜天回学校寄宿的时候,母父也是这样看着她的背影。有次林霖进了教学楼才发现自己忘带了东西,不知道母父还在不在,她急匆匆跑向校门口,发现她们还是站在那里。
事后林霖好奇问她们为什么怎么还没走。
母亲回答:“就是害怕今天这样的情况呀,你忘拿了什么东西,又没手机联系起来不方便,我们在这里站一会也不碍事,站在这里感觉也离你近一点。”
林霖大学的时候偶尔读到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林霖有偶尔开始帮母父拔白头发了。
她开始理解母父,增加和母父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