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百姓们凄厉的哭喊声。
乌英嘎能源监控室,在黄河汹涌的浪尖之上,面对铺天盖地的滔滔洪水,尽管身负盘古赐予的控水神能。
可毕竟是初次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一时间,满心都是迷茫,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千钧一发之际,乌英嘎猛地想起自己掌控的能源监控之力,拥有着穿越时空、调取历史的神奇功效。
她立刻集中全部精神,将灵念深深沉入神树的核心之处,借助神树那联通古今的神秘伟力,飞速搜索起有关治水的历史记忆。
很快,舜帝那波澜壮阔又满是艰辛的治水历程,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往昔,舜帝眼见洪水如恶魔般肆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心急如焚,一心只想尽快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他号令民众,大规模修筑堤坝,试图凭借人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阻挡住汹涌的洪流。
可黄河水势之凶猛,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坚固的堤坝在洪峰排山倒海的撞击下,如同脆弱的纸糊一般,纷纷决口。
洪水瞬间冲垮无数村庄,无情地卷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原本为了治水而做出的努力,却反倒成了 “火上浇油”,让灾情愈发严重,百姓们痛苦的哀号,像一把把尖锐的利刃,狠狠刺痛着舜帝的心。
即便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舜帝却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他带着妻子娥皇、女英,日夜奔波在黄河两岸,风餐露宿,不辞辛劳,遍访民间每一位智者,虚心求教治水良策。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在一处被洪水无情冲垮的高地上,舜帝偶然间发现了一根奇异的无影杆。
这根杆子十分奇特,在日光的照耀下,竟然不见丝毫影子,可杆身却隐隐散发着神秘的波动。
舜帝心头一动,直觉告诉他,这或许就是破解水患的关键所在。
从那以后,舜帝整日守在无影杆旁,目不转睛地观察它与日光、水流之间的微妙关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仔细钻研,他终于发现,无影杆的指向,与水流的走向之间,存在着一种常人难以察觉的紧密联系,借助无影杆,能够精准判断水势的强弱变化。
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舜帝果断改变治水策略,不再一味地采取封堵的办法,而是带领民众,手持简陋的工具,开凿山体、拓宽河道,引导河水顺着地势,朝着低洼之处缓缓流淌。
然而,治水之路困难重重,仅凭这些措施,远远不足以彻底平息黄河水患。
尽管舜帝殚精竭虑,付出了无数心血,但水患依旧频繁发生,百姓依旧饱受苦难。直到后来,舜帝将自己多年治水积累的经验与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大禹。
大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巧妙结合疏导与筑堤两种手段,不畏艰难险阻,历经长达数年的艰苦努力,才终于初步平定了水患,让百姓得以重归安宁。
乌英嘎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到了宝贵的智慧与无穷的力量。
她决定效仿先贤,融合自身强大的神能,全力以赴应对眼前这场空前的危机。
此时的黄河,情况愈发棘手,大量冰凌堆积在一起,形成了极为危险的凌汛,一块块巨大的冰凌,如同移动的冰山,在汹涌水流的推动下,横冲直撞,随时都有可能撞毁堤坝,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
乌英嘎深吸一口气,施展神力,瞬间腾空而起,稳稳地立于黄河上空。
她调动体内澎湃的盘古之力,将其化作无形却强大的灵念,如同细密的蛛丝,融入到每一滴河水、每一块冰凌之中。
通过灵念的感知,她敏锐地察觉到,河道多处因为冰凌的严重堵塞,水流不畅,巨大的水压在不断积聚,堤坝在重压之下,发出不堪重负的 “嘎吱” 声,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乌英嘎当机立断,集中全部精力,操控水流,朝着冰凌的薄弱之处发起冲击。
在她的神力驱使下,河水如锋利的刀刃,狠狠撞击着冰凌,一块块冰块逐渐出现裂缝,继而碎裂开来。
然而,冰凌太过坚硬,部分区域的冰块如同顽固的堡垒,对水流的冲击毫无反应。眼见水势愈发汹涌,下方百姓的哭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乌英嘎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钧一发之际,乌英嘎突然想起黄河大泽中的龙鱼与鲛人,以及山海经中临近河流里的精灵们。
她以神树能源监控系统为工具,施展沟通之力,向着这些水中精灵发出急切的灵念呼唤。
在黄河大泽的深处,巨大的龙鱼感受到乌英嘎的召唤,摆动着如山岳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