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岁月如刀。
在林倩倩的脸上刻下了淡淡的痕迹。
但真正让她刻骨铭心的,却是与丈夫黎晨阳婚后那充满磨难的生活。
自从黎晨阳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以来,家庭的经济负担便陡然加重。
每天需要的降糖药、胰岛素以及一次次更换的注射针头,再加上各种为了缓解病情而服用的药物,这一笔笔开销如同流水般从家中流出。
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减少,林倩倩的心也跟着一点点下沉。
然而,经济上的压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更让林倩倩难以承受的,是精神上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频繁地往返于医院之间,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每次去医院,都是一场漫长而焦虑的等待。
排队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
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让人疲惫不堪。
为了实时监测血糖水平,黎晨阳需要经常扎手指采血测量,还要自己往身上打针注入胰岛素。
每当看到他颤抖着双手给自己打针时,林倩倩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痛楚。
那些尖锐的针头仿佛不仅仅刺在了黎晨阳的身上,更是深深地扎进了她这个妻子的心里。
除了经济和精神方面,生理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他们夫妻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由于糖尿病对肾功能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他们夫妻两个已经度过了许多年的无性婚姻。
曾经热烈的爱情,在疾病面前渐渐冷却,只剩下无尽的无奈和叹息。
在家里,饮食更是一个大难题。
作为糖尿病人的家属,林倩倩必须时刻小心翼翼地安排每一顿饭菜。
高糖、高脂的食物统统被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清淡无味的蔬菜和粗粮。
就连偶尔想要做一道甜点来犒劳一下自己,也只能想想而已。
孩子们对此颇有怨言。
可林倩倩又能如何呢?
为了照顾好黎晨阳的身体,逼着她不得不学习各种关于糖尿病的知识。
其实,她照顾两个孩子和处理家里的大事小事,已经够烦了。
她压根对糖尿病的知识,并不想了解。
但黎晨阳这样的人,神经大条,本来基因就不好,还非常注意。他自己根本就管控不好这些慢性病。
林倩倩只好关注着最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四处打听有效的偏方和食疗方案。
早上,她早早起床准备早餐,并提醒黎晨阳按时服药;
晚上,无论多累,她都会坚持陪他散步锻炼,帮助控制血糖。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林倩倩从未想过放弃。
她深知,在这场与病魔的持久战中,唯有相互扶持才能走下去。
然而,有时候她还是会忍不住偷偷落泪,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倩倩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她推掉了很多社交活动。
她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渐行渐远,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只有疾病和痛苦的牢笼里。
之前的一天下午。
林倩倩像往常一样在厨房里忙碌着。
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
原来是学校的老师打来的,说孩子在学校里上体育课摔伤了。
林倩倩匆匆赶到学校,面对孩子委屈的泪水,她感到心力交瘁。
虽然孩子受伤并不是很严重,腿上有一大片的擦伤,不至于要去医院看,但皮肤好起来需要时间。
那一刻,所有的压力和烦恼一下子涌上心头,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哭过之后,她慢慢地站起身来,擦去眼角的泪水。
她知道,生活还得继续,她不能就这样倒下。
回到家,她依然尽量让自己面带微笑地面对黎晨阳和孩子们,尽力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然而,又有谁会真正地去关怀她、在乎她内心的感受与苦楚呢?
很多时候,她不禁黯然神伤。
深深地感到自己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绝大部分竟然都是由那个本应与她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一生的老公带来的。
他总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在意。
生病了也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