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旭日东升,紫气氤氲。
一座山崖之上,容成公带领着轩辕逍遥吞吐朝阳紫气,开始了一天的早课。
容成公是太一宗的长老,擅长导引之术,能从天地万物的本源中获取精髓,其要领是使心性空虚,以达到不老不死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保精炼气。
轩辕逍遥抱元守一,运转功法,淡淡的朝阳紫气伴随着独特的呼吸吐纳,从周身窍穴口鼻间吸入体内。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冷热之所生也。冷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容成公为轩辕逍遥讲解太一宗的基本道经《太一生水篇》。不得不说,容成公讲授炼气课程还是很用心的,除了太一宗的根本大法,其他的讲解得很详尽。
轩辕逍遥默默体悟《太一生水篇》的经意。
太一是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太一先生成水,水反过来反辅太一,而后生成天地、神明(神灵)、阴阳、四时,太一和水先于天地而存在,强调了水在万物中的重要作用。《太一生水篇》反映了太一宗对宇宙自然生成的思考与智慧。
其实,智慧圣宫中有着东皇太一的功法传承,绝对超过现在的太一宗。不知道天元大世界的太一宗跟太古时代的太一天帝有什么关系,只是从《太一生水篇》来看,倒是与东皇太一的功法一脉相承。
轩辕逍遥还没有接受东皇太一的传承,但是从容成公的讲授路数来看,太一天帝和九天真王的大道似乎有些相似。
东皇太一开创了气修,九天真王开创了神修,前者修的是太一大道,后者则是玄黄大道。但神化气,气生神,神气关系密切。而且,太一、玄黄都是天地宇宙的本源。
书老听到了他的心声,叹道:“太一天帝和九天真王在太古时代就是宿命之敌,存在大道之争。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太一,九天,唉!”
轩辕逍遥无法理解书老的感慨,打算之后到智慧圣宫中去看看相关的历史记载。
他心中想道:要不要修炼太一天帝的天经功法呢?他已经打算修建弥罗元始天尊开创的元修大道,要是再修炼气修大道,就是最完整的元气大道。
掌握完整的元气之道,他的元气会无穷无量,充塞虚空,改换天地。
虽然心中在和书老交谈,但轩辕逍遥仍在认真吞吐紫气。他修行的是《神御六气玄黄法》,这门法诀来自九天真王的圣典绝学《九天玄黄生神玉章》,吞食天地六气,神御六气。
自从在祭天大典上开辟神海天庭,他就算是入门神修之道,正好修炼《九天玄黄生神玉章》。
六气者,从一天气象来说,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象征一天中的气候变化。
朝霞之气存于朝阳初升,正阳之气存于日中正午,飞泉之气在日没黄昏,沆瀣之气在子夜,这是天地元气灵机在一日十二个时辰中的变化,再加上永恒存在的天地玄黄二气,即是六气。
从四季气候来说,六气谓朝霞、沦阴、沆瀣、正阳和天地玄黄之气。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
无论是一天的气象变化还是四季的气候变化,都是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故四季六气可以和一天六气向匹配,名字近乎相同。朝旦之气对应春食朝霞,日中之气对应夏食正阳,日没之气对应秋食沦阴,夜半之气对应冬饮沆瀣,最后都要加上天地玄黄二气。
从医理病源来说,则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气"一般不会导致发病。此六种因素在身体内外的太过与不及称为"六淫",能导致身体发病。 亦称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