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林中,一双双战靴踏在泥泞的道路上,缓缓向前。
宁策走在队伍正中,眉头微皱。
进入这莽林,已然去了两日,先头部队已然三日了,却还未走出这茫茫丛林。
这次宁策率队进入莽林之中,明面上,是为了一举灭掉整个丛林王国。
故此,大军携带了很多战争物资,各类辎重,却是不能直接丢弃的。
前军根据之前队伍打穿的道路,一直在砍伐树木,拓宽道路,这使得行进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了很多。
但宁策心中却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现在,西王府恩宁城还不知道东王府喧宾夺主的事情,一切都在暗中进行。
在那些高官眼中,丛林王国的战事刚刚开打,就算要问询,恐怕也要一月以后。
而宁策,只需要在这短时间内,将大军开到恩宁城附近,给恩宁城带去压力即可。
多年行军,这样的事他还是第一次做,每每想来,都觉得庄乐贤的计谋,当真出神入化,是人意料之外。
说起庄乐贤,宁策也是由衷的佩服。
如此大的惊天赌局,他居然敢将最后的底牌交在自己手中。
而他宁策,从未当面表达过要效忠东王府。
他虽对东王府十分钦佩,也对东王白宇辰敬仰,却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加入东王府,也没有决定要让手下的儿郎站在东王府的大旗下厮杀。
一旦刀兵起,那可不是死一两个人的事情。
以东王府和西王府之间水火不容的态势,那时,天下定然大乱,好不容易平息的战火,将再次蔓延。
这都不是宁策想看到的。
宁策此人较为朴实,他追求的也是朴实的未来,朴实的理想。
他不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觉得自己有治国安邦之策。
他只想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让追随自己的儿郎尽可能的不战死沙场,仅此而已。
只是在雪山军中,现在已有很多人开始不这般想了。
不得不佩服东王府那些老兵的渗透工作,做的实在滴水不漏。
东王府之前的老兵只有数十人,在数万人的大军中毫不起眼,属老弱病残之列。
但就是这些老弱病残,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能感染很多人。
在他们口中,东王府治下的城池是多繁盛,东王府的官僚是如何治理城池的,东王府治下的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这些话,在现在这个时代,在这些雪山军军士的眼中,无疑是天方夜谭。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故此才加入边军,成了军士。
也因为宁策能力足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还能给这些军士足够的军饷,让他们补贴家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家中才不至于风餐露宿,困苦至极。
而东王府老兵口中人人安居乐业,事事平安顺遂的太平日子,他们想都没想过。
任何人,都有理想。
在找到理想之前,他们可能无所事事,可能吊儿郎当,甚至混吃等死。
但一旦看到了真正的理想,便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和动力。
现在雪山军中的很多军士,便是这样的状态。
东王府老兵口中描绘的过去东王治下二十城的盛景,便是他们想看到的现实。
他们想让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的妻儿,让自己的好友,也能生活在那种环境下。
若能不愁吃穿,谁愿风餐露宿。
若能平安顺遂,谁愿刀头舔血。
这一切,还不是这时代逼的。
而对于这些事,宁策也并未插手去管。
他自然也听过东王府老兵口中的盛景,之前自然也听说过三王之乱之前,东王府治下二十城的盛况。
只是现在若想重现当年的盛景,谈何容易。
有些事,是需要经过铁和血的洗礼,才能看到最终的结果。
而这结果,也很可能不是心中所愿。
看的多了,自然想的便多。
想的多了,却怕的更多。
宁策的心中并非没有理想,只是他明白,以他的力量若想实现这理想,有多难。
天色渐暗,此间已然行进到了莽林深处,左右全是高耸入云的树木。
那些被砍伐下来的树木堆积在道路左右,三棵巨树便是一座小山。
而这样的小山向前看去,一望无际。
这样做,不知是对还是错。
宁策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