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看着苏欣欣是真不在意,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正月十六是开学的日子,苏欣欣顺利将苏小东送进厂职工学校。
为了这事儿,厂子里那些眼红的人又开始了新一波的看不惯,背地里嫉妒苏欣欣的话更是没间断过。
作为当事人,苏欣欣两耳不闻窗外事,别人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谣言止于智者。
似乎真的因为她不追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似乎都渐渐消失。
转眼到了去帝都的日子。
于婉琴惦记着闺女第一次出远门,在家忙活着收拾了好几个大包小包。
苏欣欣眼瞧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儿,倒是暖暖的。
“妈,火车上什么都有,吃的不用带了。”
苏欣欣出远门的时候最怕麻烦,尤其是不喜欢带行李。
上辈子出门,随身携带的小包能有多小就有多小,此刻看着这么多包袱,她觉得有必要跟于婉琴好好说说。
做母亲的一片心意,得委婉的解释解释才不至于让人伤心。
于婉琴手上动作没停,又往包袱里塞了一个罐头。
“天热就不让带了,天冷不怕坏,带着路上吃。你年纪小,跟着人家一起,到时候分一分,也好有个照应。”
苏欣欣有点儿哭笑不得,“妈,我们食品厂最不缺的就是罐头,还有啊,天冷,路上吃罐头不是更冷?”
这年头的火车可没空调,车窗玻璃也是可以打开的,漏风的车厢还是吃点儿热乎的饭菜比较好。
于婉琴的脸色变了变,挫败感袭上心头。
她就是想帮着女儿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可惜每次都帮不到点子上。
看出她的心思,苏欣欣不希望她胡思乱想,顿了顿,道:“妈,我想吃你腌的酱菜,之前那些都在老家放着,咱没拿回来。不然你再腌一些,等我回来吃。”
“对了,萝卜芥菜小黄瓜之类的,你多腌几样。萝卜切片切条什么的,形状不一样,出来的味儿也不一样。”
“你还可以尝试着弄辣的跟不辣的不同口味儿,供销社不远,你去里面买调料就成。”
苏欣欣说着,拉过凳子坐在于婉琴身边,“妈,我把你跟小东接城里来,就是为了过好日子,享福来了。”
在村子里的时候,于婉琴要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外加洗衣服收拾家务,更主要的还得下地干活。
如今地里的活计没有了,家里要伺候的人也少了一半,于婉琴一下子闲下来,会患得患失。
不给她找点儿活儿做,她会胡思乱想,影响心情。
苏欣欣前几天就察觉到于婉琴的情绪低落,这也是她今天想好好聊聊的原因。
于婉琴听见“酱菜”时候,眼睛明显亮了亮。
“大丫,你爱吃妈做的酱菜?”
她心情忽然明朗,“行,明天妈就去打酱油,买盐,买缸子。”
辣的她没做过,但闺女喜欢,她可以试试。
苏欣欣笑看着她,又道:“做多了也不怕,咱才搬来城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到时候可以分给邻居。”
她倒不是圣母败家,主要是这么说,是为了不让于婉琴做的时候畏首畏尾,免得施展不开。
于婉琴也不是小气人,如果真能用她的手艺维系邻里关系,还怪好哩。
母女俩又聊了会儿,夜深,又各自去休息。
等第二天清晨,苏欣欣醒来,于婉琴已经帮她把棉袄棉裤棉鞋跟袜子放炉子旁边烤热乎了。
她心里一暖,穿戴洗漱完毕,陪着于婉琴跟小东一起吃了早饭,离开家。
坐火车要跟着厂子的人一起走,苏欣欣事先找了个借口,没让于婉琴去送。
等到了火车站,苏欣欣也分外庆幸没让母亲过来。
“哼,真有你的,一个管仓库的新员工,竟然能跟我们一起去大厂子交流学习,你们主任是真疼你。”
带着满满鄙夷的声音传来,苏欣欣盯着迎面走过来的两个年轻女孩。
说话的是正是赵厂长的侄女赵倩倩,而她身边的人是苏欣欣一点儿都不想看见的苏红梅。
可真是冤家路窄。
苏欣欣翻了个白眼,“我的名额跟你一样,都是厂长批准,你不服气可以找你大爷,不用跟我这里阴阳怪气。”
她不惯着赵倩倩,原本这机会也是她自己争取来的。
至于得罪不得罪赵倩倩,她暂时不管那些。反正马上要出发,天高皇帝远,厂长真要处罚她,也得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