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我只是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宋嘉宜抬手抹去了眼角的泪,笑了笑,也不想再同几人纠缠,转身便要走。
宋二爷却是发了狠,抬手示意众人拦住宋嘉宜,他的目光阴测测的看着她,沉声道。
“今日,若是你不交出手中的东西,便是走不出这院子了。”
“是吗?”
宋嘉宜看着他,面上却没有害怕的情绪。
宋二爷看着她这样,心里咯噔了一下。
就在此时,一个传话的婆子跑了过来,打破了僵持的场面。
“县主!荣康长公主派了车架来接您了!就在外头等着呢!”
在场的众人脸色具是一沉,这下子,宋二爷的脸色黑了个彻底,他咬牙切齿的看着宋嘉宜,心里又恨,又无可奈何。
“你,你早算好了是吗。”
“是。”
宋嘉宜毫不犹豫的承认了。
这下子,宋三爷脸色也灰败了下去,他心如死灰的塌下了肩膀。
如今有荣康长公主在,便是借他们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再做些什么了。
见他们终于消停了,宋嘉宜也不想再和他们纠缠,转身走出了祠堂。
天上下起了小雨,绵绵延延。
“六姐姐!”
宋佳敏追了出来,她看着宋嘉宜的背影,眼眶里憋着眼泪,带着哭腔问道。
“你……还会回来吗?”
宋嘉宜脚步一顿,漠然的看着前方的路,心冷的彻底。
“不会了。”
见她抬步又要走,宋佳敏哭着喊住了她,她的眼泪一滴一滴的滑落,绝望的哭红了眼。
“六姐姐!”
这一次,宋嘉宜没有再停下脚步。
府外,赵府的护卫严正以待的守在门外,商儿婷婷娉娉的站在那儿,如同盛开的水仙花,让人过目难忘。
雨有些大了,商儿撑着伞迎了上来,温温柔柔的笑了笑。
“县主,行李都整理好了。”
“辛苦你了,商儿。”
宋嘉宜感激的看着她,商儿却是真切的摇了摇头。
“都是商儿该做的,走吧,县主。”
宋嘉宜点了点头,刚走出宋府,脚步却是一顿。
她回首望去,看着那金灿灿的匾额,眸光闪了闪,驻足许久。
“县主怎么了?”
“商儿,我想再麻烦你一件事。”
宋嘉宜目光水光微动,抬手指向了那威严无比的牌匾。
“帮我把这牌匾也取下来,一并带走吧。”
商儿愣住了,又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她轻轻抬手,得到指示的护卫便手脚利落的行动了起来,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这牌匾便被拆了下来。
宋府的门卫都傻了,看着护卫腰间的佩剑时,只敢瑟缩着躲到了一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讲牌匾拆了下来,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了,只留下雨幕之中,那大门之上,空荡荡的牌匾。
雨下的越来越大,似乎要冲刷走一切肮脏。
荣禧堂内,荣康长公主静坐在榻上,眼帘微闭,双手虔诚的碾着念珠。
直到商儿领着宋嘉宜进来之时,她才缓缓地睁开眼。
看着宋嘉宜略有些湿润的鬓发,她淡声道。
“商儿,去准备碗姜汤进来。”
商儿乖巧的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见荣康长公主支走了商儿,宋嘉宜轻步上前,缓缓跪在了她的脚边。
“今日,谢殿下出手相助,以后……若有能用得上嘉宜的地方,嘉宜赴汤蹈火,都要报殿下的大恩大德。”
荣康长公主嘴角微垂,看着宋嘉宜真挚的神色,伸出了手。
“你一个小丫头,我要你赴汤蹈火做甚。”
宋嘉宜顺从的将手放在了荣康长公主的掌心之中。
苍老干燥的手微微用力的抓住了她,荣康长公主轻轻地叹了口气。
“我只要你应允我一件事。”
来了。
宋嘉宜背脊挺得僵直,心中有些紧张。
荣康长公主这般帮她,定是有事需要她做,不然,凭借她与贤妃那点关系,只怕是打动不了这位沉浸官场朝堂多年的嫡长公主。
“殿下请说。”
荣康长公主目光幽幽落在了她的身上,带着几分冷意与郑重。
“以后若我走了……”
“殿下!”宋嘉宜脸色一白,便要跪下去,却被荣康长公主虚扶了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