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宣唐姑娘觐见。”
明明是秋日的凉风,何公公额头上渗满了汗。
唐御青正好在用早膳,胡乱吃了几口就出来了。
“何公公,是出什么事了吗?”
何公公脚步生飞,恨不得现在就带她到皇上面前。
“这事和您有点关系。”
何公公带她走的方向不是养心殿,是一处很精致的小阁。
皇上面色阴沉的坐在花厅,还有一位高贵沉稳的女子在。
“民女见过皇上,见过……”
唐御青叫不出来这位女子的名讳。
何公公在一旁提了个醒。
“这位是余妃娘娘。”
“见过余妃娘娘。”
唐御青又看到,地上还跪了两个脸上有几分红肿的女子。
皇上也不卖关子,轻轻点了点头。
何公公作为皇上身边的得力大太监,把发生的事儿给她捋了一遍。
琳琅阁是安嫔的住处,安嫔今早被宫女发现暴毙身亡。
经过太医的诊断,是同时使用了柿子和螃蟹,加上她又在服汤药,身子一下受不住冲击,便香消玉殒。
“听说唐姑娘昨日去摘了柿子。”
唐御青毫不避讳的点点头。
“是,我与咕哩公主一起去的。”
原因出在柿子上?
那安嫔这么大个人,也不知道忌口?
余妃说起话来轻声轻语。
“落秋宫的宫女在路上碰到了安嫔的宫女,她讨要了几个柿子。”
“只是照例叫唐姑娘来问一问,唐姑娘不必担忧。”
皇上没有责怪的意思。
他是想让唐御青查一查,安嫔真的是因为食物相克而死,还是有其他原因。
安嫔位份不高,皇上对她也不如以往宠爱,可安嫔背后的人物关系就没那么简单。
她的祖父当年站错队,被贬谪到肃州,她的父亲读书用功考中了进士,又重回了朝堂。
她的小叔又是恩科的探花郎,她的兄长是前几年的状元,外放做出了政绩。
“你放手去查,朕将何公公留给你。”
皇上垂眸间做出了决定。
地上跪着的两个女子,一个是安嫔交好的杨美人,一个是安嫔身边的宫女。
看这样子,杨美人手里不清白。
唐御青没想到,一下子升级成宫斗。
“是,民女遵旨。”
皇上走后,余妃特地留下来和她说了大致情况。
她是一宫主位,杨美人是她宫里的,多少要为自己洗清嫌疑。
“安嫔喜静,除了初一十五要去给皇后请安,就待在自己的院子里,甚少出门。”
“螃蟹是内务府送的,各宫都有,负责给安嫔煎药的就是刚才那个宫女。”
“太医检查了药渣,被掺了寒凉之物,量下的极少,会让人的身体越变越差。”
“唐姑娘,办案验尸这一块你是熟手,接下来都交给你了。”
余妃眉间带着几分忧郁,这事儿一天不解决,皇上就一天对她没有好脸色。
唐御青去看了安嫔的尸体,浑身上下没有一个伤口,身体沉珂已久,燧石刀划过她的胸膛。
体内没有发现异物,各项器官都算正常。
用银针往她十个指尖各扎了一针,凝出来的血珠也是红色。
没有中毒,没有蛊。
难不成还真是意外?
“昨夜安嫔不适,也没有叫你们?”
贴身大宫女莲儿摇摇头。
“娘娘睡前爱燃安神香,不到第二天日头升起是绝对不会醒的。”
“可是太医检查过香料,只是有安神的用处。”
唐御青看到琳琅阁四处都有花,简直可以媲美一个小型御花园。
秋末快到入冬,花儿还存活的格外鲜艳。
“安嫔还是个爱花之人。”
莲儿眼里聚了泪珠,吸了吸鼻子,又用袖子擦去。
“主子在这宫里,恩宠什么的都看淡了,她说每天醒来能够看到美好的事物,她就很开心。”
心态也很好,不存在郁结于心。
唐御青问太医要了安嫔的脉案,翻查了这一两年来她的身体状况。
每逢春秋季,用药是最多的,经常会咳嗽发热。
太医那边诊断是因为换季,日夜温差过大着凉。
“还有没煎的药吗?”
是药三分毒,这吃药比吃饭都勤……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