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苏妙娘送回家后,季青临便回了老屋。她一进门,便直奔着厨房去了。
她要看看她的小芽芽,到底发了没有!
“啊呀!”
“咋了咋了?出啥事了?”
杨珍珠刚从自己屋里出来,就听到厨房传来“啊呀”的一声,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赶紧跑了进来。
苏妙娘指着满地的白芽芽,扭头道:“婶婶,怎么这么多芽芽呀!”
她记得自己走的时候,明明只有半碗的豆子来着!
说到这个,杨珍珠就没忍住笑了,“你弄的那些发芽了,家里人都挺喜欢吃的,尤其是俊俊,非得让我再发一些,索性我就把剩下的豆子全给发了。你回来的正好,我弄一些给你尝尝。”
苏妙娘高兴的拍着小手,“谢谢婶婶!不过,这么多芽芽,好像也吃不完吧,要不然……我们把它们卖了吧!”
“卖了?”杨珍珠怀疑道:“会有人买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可是现在镇上不安全啊……”
“嗯……”苏妙娘沉思了一会儿,突得脑子里灵光一闪,“既然镇上不安全,那我们就去县里!县里那么多当兵的,肯定比咱们镇上安全!”
杨珍珠蹙着眉,一时半会儿的,还无法做决定。苏妙娘见她有担忧,便宽慰她道:“婶婶你放心,咱们这次出门,绝对不会有什么事的!我跟你保证!”
苏妙娘拍拍自己一贫如洗的小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行吧。”杨珍珠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模样,“咱们吃完饭就去。”
吃过饭后,两个人来到了柴房,把驴从柴房拉到了门外,门外有个板车,是这几天季三勇用家里的旧板子做的,也是刚刚才做好。
两人合力把豆芽从厨房全都搬到车上。
“要不然让你三叔也跟着一起去吧,他给咱们赶车,咱们在后面坐着。”杨珍珠提议道。
“不用麻烦三叔。”
苏妙娘利落的将板车上的绳索套到了驴身上,她一跃就坐到了前面,扭头看向身后的杨珍珠,“婶婶,你坐到后面,我给你赶车。”
“你行吗?”杨珍珠不是很确定的问。
“我行的。”
虽然她家妙娘平日看着有些孩子气,但向来做事都十分靠谱,既然她这么说了,那就是有把握。于是杨珍珠便放心的坐了上去。
这一路上,苏妙娘几乎不用怎么赶这头驴,她说往左拐,这头驴就往左拐,总之是指哪儿走哪儿。杨珍珠在旁边看着十分的纳罕,这世上还真有这么有灵性的驴?
县城的大门大开着,门口光是守城吏,就有几十个,比之镇上的盘查,又不知严格多少倍。
进了县城,城中的秩序倒是与往日相同,百姓们也都神色如常,市集照常开市,店铺也照常开门迎客,除了每隔一段时间便有官兵巡逻外,一切都与往常一般无二。
看到眼前这番情形,杨珍珠提了一路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一大半。
两人到了市集,找了个空位置,将驴车停了下来。
市集上人来人往的,有人见这东西稀罕,便过来瞧,但都是看热闹一样,很少有人买的。
不过苏妙娘一点儿不着急,这才刚开始,肯定会有识货的人!
没多久,不远处来了个长相俊俏的年轻公子,他身后跟了个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身后又跟了一群人,那群人手上都拿着东西,但基本上都是些是做食物用的食材之类的。
年轻公子走过来站定,抬眸看了她们二人一眼,“这是何物?怎么看着像黄豆,却好似又不是黄豆?”
杨珍珠见对方问起,便笑着回道:“这是家里用黄豆发的豆芽,结果发多怕坏了,就想着来县里卖,这位公子,可想买些回家尝尝?”
“用豆子发的芽?”年轻公子脸上露出稀罕的神情,他问:“我能尝一个吗?”
杨珍珠摆摆手,“这我可不晓得!我家一般都做熟了吃的!”
苏妙娘抬头看着他,声音清脆悦耳,“尝一个不会有事的!你尝一个试试吧!”
苏妙娘拔了一颗豆芽芽递给了对方。
年轻公子微笑着接过,他低头尝了一口,片刻后,他扭过头看着身后的中年男子,“要不然你也尝尝?”
苏妙娘眼疾手快,赶紧又摘了一个过去。
中年男子尝过后,朝年轻男子点了点头。
年轻男子转而看向杨珍珠,微微一笑,说:“这位大婶,你带来的这些我都要了,三两银子买下这些,你可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