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汽油么?”
小贩抬起头来,脸上挂着笑,所答非所问道:
“小姐哪里人啊?”
“北边的。”许鸥一脸谨慎的回答道。
“小姐是外国人吧。”小贩用余光扫着许鸥的鞋子问道:“日本人?朝鲜人?”
“朝鲜人。”许鸥点了点头。
“有汽油。”小贩站直身子,看一眼许鸥身后的沈河后,小声问许鸥:
“小姐要多少?”
“汽油我要的不多,汽车部件要的多。”
“不巧,我这儿不买汽车零件。”小贩说道。
许鸥见小贩这么说,转头就要走。
小贩忙叫住她说:
“小姐,我倒是能给你介绍个买汽车零件的。”
许鸥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小贩。
“小姐请移步。”小贩手脚利落的把摊子收拾好,走到许鸥身前引路。
许鸥给沈河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的跟在小贩后面。
小贩领着二人左拐右拐的,竟然进到了跑马场边的小树林旁。这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树林中也黑绰绰的。沈河有点紧张的跟许鸥拉近了距离,许鸥虽也觉得周围环境有些不安全,但想着包里带着枪,还是壮着胆子跟着小贩往树林里钻。
没想到这树林中竟别有洞天。
一盏蒙着牛皮纸的马灯周围,摆着五六个摊子。
小贩把许鸥引到一个长着一张青蛙脸的汉子面前,对那汉子说:
“老孔,来生意了。”
老孔站起身来,打量着站在小贩身后的许鸥和沈河,待他看到许鸥手上的戒指时,一双眼睛竟又向外鼓出了两分。
老孔咧着嘴对许鸥说道:“小的叫孔立秋,不知小姐贵姓啊?”
“金秀彩。”许鸥低声说道。
“小姐是要买汽车配件?”
许鸥点了点头。
“我这儿货全,小姐具体要买什么?”
孔立秋这话还真问倒许鸥了,对于汽车,许鸥也只是认识个外壳,至于里面有什么,她全然不知。可她却毫不慌张的回答道:
“我也不知道要买什么?我不懂。哥哥懂。”
“这是贵兄?”孔立秋看着沈河问。
“他不是。”许鸥摇了摇头:“哥哥在家里,哥哥不会说汉语。”
小贩听许鸥这么说,立刻在旁边说道:
“知道小姐家里是朝鲜的,我特意给领到老孔这儿来。老孔会说朝鲜话。”
“是么?”许鸥看向孔立秋。
孔立秋立刻用朝鲜话说道:
“金小姐想要什么,我这儿都有,一时没有的,后续也能配上。”
“那我们换个地方说话。”说着许鸥从包里拿出一张钞票,递给了买汽油的小贩。小贩拿了钱,乐呵呵的走了。
这时许鸥才转过头,用前面那种生硬的官话对沈河说:
“前面带路,去找哥哥。”
其实她这句也应该用朝鲜话来说,但沈河不懂朝鲜语。无奈之下她只能寄希望于自已对孔立秋的判断没错。孔立秋不是个聪明的。
一个情报贩子,还是会说外语的情报贩子,竟然要沦落到在鬼市外摆摊买东西,想来是主业干的不太好。
果然,孔立秋丝毫没有怀疑的跟着许鸥走了。
其实许鸥也不知道要把孔立秋带去哪里好,她只有长平里一处房子能用。好在,沈河知道几个花雕的住所。
沈河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避着人流,带着许鸥和孔立秋往南走,进了法租界嵩山路上祥鑫煤栈旁的一间小屋子里②。
屋子是砖墙,小窗,还有窗帘。屋外的煤栈白天人来人往,夜里人迹罕至。这地方,甭管是杀人越货,还是刑讯逼供,都是上佳之选。
孔立秋进了门后就愣住了。着一眼望到底的小屋子,一看就长久没人住过。桌椅搬上尽是煤灰。他有些害怕的往后退了一步,正撞上了许鸥的枪口。
注:
①西藏路在1941年时叫虞洽卿路,是以宁波富商虞洽卿的名字命名的。虞洽卿路在初始就是叫西藏路,后来改名虞洽卿路,1943年又改回到西藏路。为了方便吧,文中就统一为西藏路了。
②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的交界,就在跑马场往南走一条街。两处离得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