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抗战:帝国崛起 > 第20章 供销社

第20章 供销社

陈晨很快就到了陆维中的办公室。

“指挥官!”

“现在有两件事要办!”

陆维中抬头看向陈晨,没有多废话,干脆利落:“第一,你让人尽快选几个旗帜式样过来,旗号就定救国先锋军,我只有一个要求,旗帜的底色一定要用红色!”

“是!”

“第二,我要新组建一个物资供销社,专门负责出售生活物资给老百姓,现在缺一个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人,你看看有没有谁比较合适的,推荐给我。”

为什么现在要把供销社这种有时代特色的商店给弄出来,这也是有原因的。

陆维中回来也有十天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在陆家庄附近的几个村子里转了转。

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实在是太穷了,各种生活物资也非常的短缺。

一方面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各种物资都要优先供应军队,再加上各地的大商人们囤积居奇,通过抬高物价来谋取暴利,这就造成了各地物资的极度匮乏,老百姓们买不到自已需要的生活物资。

就算能买到,那价格也涨到了天上去,他们也买不起。

就以鸡蛋为例,东洋人打进来前,鸡蛋2分钱一个,晋省沦陷后,涨到了2毛钱一个!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价钱就翻了整整十倍!

还有猪肉,从每斤2毛2,涨到了3块5,生油从1毛3涨到2块8,白盐从7分涨到了6毛,诸如此类。

而大米白面等等,干脆直接就是禁售!

你就算是有钱,你也没处买!

就这么说吧,哪怕就是路边的一条狗,这一年来的身价,也至少翻了十倍以上!

当然,除了人,这个就不能往里细说了。

还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百姓们实在是穷,而且是非常穷。

农村的老百姓,基本就是靠着种田,才能有些许的微薄收入。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各地的地主们手里。

有很多的老百姓,都是地主们的佃户,靠给地主老爷们种地,或者做工,才能分到一些粮食裹腹,不至于活不下去。

而少部分在老百姓手里的土地,也基本上都是一些旱地,山地,不但贫瘠,粮食的产量也低。

好的水田,那可都是地主老爷们的!

好在,马壁镇的情况要好上那么一丢丢。

具体的原因,那自然是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

在这山旮旯的地方,有哪个有钱人会往这些穷山沟沟里钻?

说白了,是这些地方的田地太差,地主老爷们看不上!

所以马壁镇能称得上地主的,也就镇上的那么三两户,手里的地也不算太多。

剩下的土地,基本上都还在老百姓们的手里。

但即便就算是这样,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们,过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无他,产量低,税收重,老百姓们不穷,谁穷!

既然陆维中的后勤中心里有充足的物资,而且价格也很便宜,那不妨干脆开个供销社,给有需要的老百姓们,提供一些生活物资,提高一下他们的生活水平。

不过后勤中心只能生产军用物资,能生产并且是老百姓们需要和能用得上的,也就只有粮油食品这一类的东西了,至于其他的,陆维中也没有办法。

陆维中以后都是要在这个地方持续经营下去的,干的也不是一锤子的买卖。

百姓们的生活好了,对他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何况,后勤中心里的粮食物资,基本都是按吨来算的,1吨才1根金条。

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来折算的话,1根100克的金条,价值100银元。

100银元能换1吨的米面粮油果蔬,合计每斤5分钱!

哪怕就算是肉类,1吨也就2金条,合计每斤1毛钱,价格比战前还要便宜!

再对比现在的物价,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开供销社既能解决老百姓现在物资紧缺的问题,又能盘活占领区的经济,同时陆维中还能赚点小钱用来搞基础建设,一举三得的事,双赢!

但是如果要开供销社的话,那么就会有很多繁杂且琐碎的事情需要进行处理了。

所以,找一个人来专门负责这件事,就很有必要了。

陈晨想了一下,说道:“总务科副科长方雅楠,她以前就是管物资的,这个她应该可以。”

“好,那你去忙吧,让方雅楠现在过来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