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春月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你认识吗?”姜环连忙扶起春月,情绪异常激动。
春月一脸茫然,回想了一下。“认识几个……”
“哪些?”
…………
“公子雍麾下的王军乃是大夏最精锐的军队,奴婢本是并州人,自幼跟着并州侯长子来到王都,被当时的王太后,也就是殿下您的外祖母看中,选入宫中跟着先王后。”春月缓缓道来。
“并州侯长子白敬是公子雍麾下六将之一,与并州交好的霜州,奉京,胤州家的长子,奴婢也都有所耳闻。”
大夏王军由夏君亲自统领,后君祁禹体弱多病,故而由同母弟祁雍率领。王军出征多年,无一不胜。侯爵们为大夏镇守边疆,但边疆年年苦寒,危险异常。随时会有性命之忧。
因此不少侯爵选择将全家留在王都,也有侯爵选择举家迁入边疆,世代镇守。为延续氏族血脉,他们会留下一个孩子在王都。以保血脉不绝,爵位不断。
大夏百年国祚,这些初代受封的侯爵,不断迁移到边疆盘踞,因此镇守之地便成了他们的封地。他们不再以留住王都为荣,也很少将家族留在王都,受人牵制。
渐渐的,各地不断出现兵变,大夏不断遭受重创。朝廷便下令,有领土的侯爵嫡长子必须入都,以此牵制侯爵们。
不过随着先王继位,规矩便改为不必由嫡长子入都,只要是嫡子亦可。
“霜州申野,奉京姬沅,胤州赢试。都是公子雍麾下的将领,他们七岁入都,十二岁便跟着先王南征北战,与公子雍一同长大。直到先王驾崩,公子雍接手王军。”
“只要世家来王都为他们及冠礼,便可回去。后来就变成了,到二十岁,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姜环发问:“他们都是各大家族的长子?”
春月点头,接着话锋一转:“但总有些例外,例如胤州。”
“老胤州侯早年战死,长子少时继承了爵位。正巧赶上了嫡子入都,新继位的胤州侯无婚配也就无子,他自己承着爵位自然不能来,便将自己的亲弟弟送了过来。”
大夏定下这个规矩,便是要遏制地方侯爵的谋反之心,可是时间一长,总有人会找到制度的漏洞,接着便会有千奇百怪转漏洞的方法。
这些送到王都的“嫡子”里,究竟有多少真正的嫡子?
“胤州?宣阳侯夫人。”
“对,王都的这位是宣阳侯夫人的二弟。”春月说的不多,她已经多年未回并州,对并州的一草一木早已忘却。王都的白敬这些年南征北战,她许久没见过了。
“早上王军入城,我家世子就在公子雍后方。”
那时,春月的眼睛也亮,一早就在人群里张望着,生怕错过了他家世子。王军入城时,她第一眼就看清了白敬的位置,他在公子雍后方驾着马,与春月插肩而过。
也是因此,她连姜环离开了也不知道。
姜环回想了下,公子雍身后两列共六骑。分东洲骑与西洲骑。
并州,胤州,丰京规划为东洲骑。霜州,皇州,越州规划为西洲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