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夜时间过去之后,整个金陵城直接被控制,金陵知州陈亮直接被抓到了姜云面前。
陈亮见到姜云脑子立刻理清,眼睛一转当即跪了下去“大人,钟将军被贼人所害,我这就通报朝廷,上表姜将军为府军指挥使,将军所需我必定全力满足。”
谢玄听后,暗自偷笑。他心想:“我们这不是明摆着要造反吗?难道你还不清楚吗?”其实,姜云心里也明白得很。全军各统领根据自已所了解的情况,大多是因为钟离昧才会对朝廷表现出敬重的态度,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把朝廷放在心上。
这天清晨,谢玄早早地收到了来自苏州的消息。原来,陈丹宁在与薛平安激烈火拼之后。不得不逃往常州。各统领原本打算拉拢实力较弱的姜云,但没想到姜云竟然趁着夜色悄悄逃走了。而苏州的民众得知此事后,居然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不再谈论这件事。这使得各统领们都没有察觉到姜云的离去。
与此同时,薛平安和陈丹宁经过一场恶战后,由于实力不足,无法稳定地掌控苏州城,只能主动逃向南方的杭州。也就是说,如今苏州城已经落入了孙浩洋的手中。
姜云沉思片刻后,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天下局势尚未明朗,若要起兵,还需谨慎行事。目前,朝廷仍拥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且暂时能够占据道义高地。尽管朝廷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尚未达到“天命尽失”的地步。因此,若要起兵,至少需要先稳固根基,确保自身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资源。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陈知州了。”姜云语气平淡地说道。谢玄稍作思考后,并未提出异议,他深知大哥必有其深思熟虑之处。毕竟,他们所面对的局面复杂多变,任何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走向。而姜云作为众人的领袖,备受谢玄的信任。
谢玄缓缓开口“既然如此,想必陈知州也是有些累了,这些时日就由我代行知州之事,如何?”陈亮暗骂一声:你懂怎么治理吗,但是明面上却不敢反驳“既然谢将军说我累了,我就是累了,那就劳烦谢将军帮我管理一下金陵了。”
谢玄挥了挥手“把陈知州带下去休息吧”
整个夺城行动进展得非常顺利,基本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也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尽管如此,城内的人们对于新的统治者仍然感到十分陌生。无论是各个家族还是普通民众,他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
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尽快采取措施,安抚民众的情绪,谢玄打算先一点点的修整行政机构,现在的城内官员不值得信任。
首先谢玄得去找金陵各大家族聊聊,有各家族在,城内的民众可以很快就安抚下来。虽然之后会有不少负面影响,但是首先得保持稳定性,不然仅仅只有三千人的姜云随时会炸。
姜云已经控制了城外的原先军营,城内还有一些官兵,有接近五千人,虽然经过统计有五百人的空饷但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这些官兵全都是青壮,在保证饮食的情况下训练,能够有相当的战斗力。
姜云在给原先自已的三千精锐准备甲胄之后将城内地方军混编进去,同时开始组织训练。
谢玄在掌控了知州府,之后立即去检查了金陵的户籍,金陵人数比苏州城还要多,苏州只有四十万人,金陵光城内就有将近五十万人,高达四十八万七千四百人,在加上周边农村和在范围内的县乡,金陵地区有百万之众。
而且这个数据并不是定武年间的,而是六十年前的,这意味着全国有近六十年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现在的人口应当更多,毕竟江南常年没有战乱,战乱是最近的事情。
谢玄眼神变换心中思索,也就是说现在天下有近亿人?要知道这个世界可没有靖康之难,现在南北人口是相近的,光这样算人口就接近一亿了实际更是难以估量。
金陵府库相当充足,至少足够整个金陵地区两三年的粮食,是整个地区而不是单单只是金陵城。
谢玄开始着手整顿城内管理,郑朝是有类似的官员考核体系的,或者说很早以前的朝代也有这样的体系,但在王朝末期,这玩意已经废的差不多了。
江南民众并不缺少粮食,至少大部分不需要,因此开仓放粮拉拢民心的效果会很比较差,但是城内不缺不代表农村不缺。
谢玄在城外先设置了几个施粥点给城外生活困难的百姓施粥,谢玄在城外施粥点思考,如何能让不需要的人不要来抢穷人的粥呢。
随即在施粥点立了个牌子,穷人施粥点,谢玄继续思考:光只是这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