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政权稳定性,姜云现在都必须称王,自立此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谢玄直接趁着姜云得胜归来的势头拿出劝进表
“将军德仁兼备,伐无道,讨四方,如今大争之世,江南不可无王,今将军进位吴王,以王道之师伐无道之君,此为天下人之所愿也。”谢玄开口道
姜云看着眼前的劝进表,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成为吴王意味着什么,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若要拯救苍生,实现自已的理想,就必须有所担当。
姜云眼神坚定,他接过劝进表,说道:“多谢诸位的信任与支持,我姜云今日愿承天意,进位吴王。但吾志不在此,吾之志向乃是扫平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众人闻言,纷纷跪地高呼:“吾王万岁!”
姜云看着跪伏在地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哪怕姜云接受了劝进但是诸如吴王的一切服饰和祭天祷文都要准备好,而这些谢玄准备的已经差不多了。
姜云积极的筹备起了称王大典。
随后开始对百官排资论功,首功自然是谢玄,但是二功姜云思考给到了桓振也就是原先的常州知州,桓振两年间为谢玄分担了极大的压力,谢玄姜云制定的方案极大多数都是由桓振实施。
三功四功五功则给到了赵庄许昕薛平安。姜云知道自已对文官方面很显然挖掘的人才过于稀少,但是没有办法,现在还没到下马治国的时候。
其他功劳只能按照各自做出的成绩给众人分配下来。
祭天大典很快就准备完成了,定武四十年,姜云于金陵城外祭天进位吴王。
“承天地之意,百姓之愿,伐无道诛暴郑,讨无道之昏君,代行天罚,孤定当承天地之志,安定海内,扶定四方,平定天下之乱世,扶危济困,今吾以众臣谏言进位吴王,天地生民之愿也。”姜云在念完繁杂的祭文后说道
在繁琐的祭天大典结束了以后,姜云设置百官,将丞相给了谢玄,封镇江侯。户部尚书桓振,兵部尚书薛平安,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分别是朱肃宝,寇征,万泉,金穗。
这四个没什么名气的都是姜云手下干实事的,或者说因为姜云多数时候在打仗,所以了解不多,但是谢玄在后不可能一个人处理事务,也因此姜云便将能干实事的官员提拔上来。
定武四十年现在就是吴元年了,至于年号,姜云打算攻下洛阳后称帝再说,此时天下未定没必要将官员再次分配到这些没意义的事物上。
在分配完中央官员后,就需要对各地掌军合理化,赵庄被命为江东镇指挥使,许昕被命为江西镇指挥使,最核心的中央禁军指挥使姜云选择了自已的亲卫统领卫哲。
江北镇指挥使则由兵部尚书薛平安兼任。
随着各类事务的完成,吴王的政治班子逐渐成型。这个班子由一群忠诚耿耿的官员组成,他们将辅佐吴王治理国家。这些官员们各司其职,在谢玄的统领下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团队。
姜云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些人才将成为朝堂上的新锐力量。
在完成后姜云更是开展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觥筹交错,众人欢声笑语。姜云与群臣共饮,畅谈天下大事。
酒过三巡,姜云站起身来,高举酒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
“今日之宴,乃是为庆祝我吴国之新起点。然,天下尚未平定,百姓仍处水深火热之中。吾等当肩负重任,不懈努力,早日实现太平之世!”
群臣激昂响应,纷纷表示愿誓死追随吴王,共创伟业。
姜云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大家继续畅饮。宴会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入夜
姜云找到了谢玄开口道“玄弟,如今你还未婚配,可需要我指婚?”
谢玄看了看下人,姜云随即挥手让下人告退。见没有外人在之后谢玄开口道“大哥,如今天下未定,我实在是…”
姜云打断道“不必再说了,玄弟若是有喜欢的人,我明日便为你指婚,天下局势风云变幻,无需担心,前面有我。”
谢玄知道这次是躲不过了,随即说道“既然大哥执意如此,那我明日便上林家提亲。”
姜云拍了拍谢玄的肩膀,微笑着说:“如此甚好,我相信林家小姐一定会是你的良配。”
第二日,谢玄带着丰厚的聘礼来到林府提亲。林府上下一片欢喜,林老爷当下便同意了这门亲事。毕竟这可是丞相啊。
婚礼的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