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元元年,姜云称帝开始,曾经的番邦使臣就不间断派遣使臣,希望重开朝贡贸易,仰慕天朝天威。
天元六年,受了伤的姜云再次长途跋涉回到金陵
接见的人依旧是谢玄,谢玄见姜云脸色不好,当即想要上前搀扶姜云,姜云摆了摆手“此次蒙古南下,让河北镇精锐损失颇多,还是劳烦丞相在河北多费点心思。”
谢玄点了点头说起这些日子的要事“外邦之事,应该早做打算了,倭国幕府将军已经前来三次了,除此之外西南,天竺各国也来了不少。”
姜云沉思片刻对着礼部尚书说道“明日安排接见使臣”礼部尚书万泉当即躬身称是。
待众臣走后,姜云见谢玄还留在朝堂之上,问到“玄弟可还是有什么要事”姜云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至郑宣以来,诸地皆出现了钱荒,官府所铸钱,在增长的人数下逐渐不够,不少地区因为无钱可用不得已只能以物易物。”谢玄说道
姜云听到之后有些奇怪“如今朝廷一年至少铸造几百万贯,怎么还会有钱荒。”
谢玄说道“如今我朝所铸铜钱经过各法提升,铸造方便数量众多,但现在湖南湖北四川尚未平定的情况下,我朝变已有九千一百余万口,虽然铸造钱币多但是各地消耗也颇为巨大。”
姜云沉思片刻说道“玄弟的意思是,我们要大量铸钱?”
谢玄摇头说道“自然不是,虽然如今钱荒严重,但是大量铸钱就是以铜钱搜刮民间财富。”
姜云对商业这方面确实不太了解,自古以来都讲究重农抑商,让他屯田发展经济可以,在钱财方面直接下手只能两眼一黑“那玄弟如此说,是否已经有了方法。”
谢玄说道“大哥可曾听闻管仲治齐,有形的收入不一定是最好的,管仲官山海寓税于价,又下降明面上的税收,将官府的收入隐藏起来,这就是齐国商贸繁盛国富民强的根源,一面降低了政府的税收风险提高了政府收入,一面让利于民发展了民生”
听到谢玄以“华夏第一相”举例,姜云当即以期盼的眼神看着谢玄
谢玄继续说道“现在这些外臣来访,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天朝质量颇高的铜钱,精美的丝绸布帛,和天朝的赏赐。”
“诸国拿到高质量的吴钱,将其熔铸以后可以铸造更多的本国铜钱,拿到精美的丝绸可以为达官贵人展示自已的地位,如果我们一次性赏赐大量的铜钱给来访诸国,各国就会大量熔铸增强自已的国力,这不亚于养虎为患”
“但是我们可以一面加大赏赐,一面以天朝之名要求他们以后只能使用天朝钱币,如果诸国不同意,就收回他们的赏赐,再也不接受他们的朝贡。”
“但是这样子就算控制了他国经济,我们对这些小国无利可图,难道不是空耗国力吗?”姜云疑惑的问道
谢玄笑道“大哥,还是要多读书啊,我朝钱荒无非是铸钱不足,炼铜不够,如果我们控制了他国经济,就可以肆意压低他国粮价,以低价从他国手中购置粮食,
在然后抬高他国铜价,大肆收购铜矿,如此他国民众为了更多的钱财就必然会荒废田地,毕竟粮价低廉,你种一辈子地,也不会有钱。
升斗小民不知大义,只知道种地穷一辈子,挖铜却能够拿到更多的钱。我们在派遣官私合营的商人控制他国的铜矿,用他国民众多劳力,铸钱补充自已,如此,我们便能让他国的民众全都为我们铸钱,他国各产我们也能肆意控制”
姜云恍然大悟“此举控制下,不出一年,各国就皆受到我朝控制,如果意图脱离,必会使得民众暴怒,朝局动荡。”
谢玄笑道“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买通他国高官贵族,让他们只用我朝所产的衣物,当地纺织没有贵族支持必然萎缩,我们再以质量低于给高官贵族的衣物,以天朝纺织为名,以低于当地纺织的价格,彻底吞并当地纺织业,如此我们还能将流出他国的铜钱拿回我朝。”
姜云大笑道“他国农业纺织同时萎缩,国君还不是任我们摆布。明日接见外臣我定会要求他们只使用我朝铜钱。”
谢玄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此法虽好,但却会使得钱荒一时间加剧”
姜云说道“无妨,我们大量加铸铜钱,初期所铸的铜钱,先经由官员流入民间”
谢玄还是有些犹豫“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官员贪腐加剧…”
姜云大手一挥,“不必担心,官员贪腐的是加铸的铜钱,短期不会影响民众,待到局势稳定,再派御史严查便是”
谢玄见此,也不再多言。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