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 50章 举国哀悼

第 50章 举国哀悼

“父亲”“大哥”两声悲痛的声音传来。

姜云终究还是离世了,他的身体早就已经残破不堪了,只是一直等待着交代身后事才强撑着,没有死去。

现如今身后事已经被交代清楚,他也就没有强撑的必要了。

谢玄抹去泪水,不让他打湿遗诏。拉着愣住的姜华熙离去。

谢玄对着姜华熙说道“先帝已逝,陛下当立即继承大统。”

谢玄命人在群臣面前宣布姜云的遗诏“朕承蒙天地厚爱,生民所愿平定天下,继位以皇帝,然天命难违,历时十数载,终是身体抱恙,故朕立下遗命,太子之我死后,继承皇位,以丞相谢玄为唯一辅政大臣,可任行废立之事…”

后面的遗诏被谢玄划掉了,他再三警告宣读遗诏的太监不要念出来,不然就把他全族都变成太监。

在谢玄的要求下,那过于离谱的权利被谢玄亲自废除。

先帝的遗诏说葬礼之事一切从简,不要往自已的陵墓中装财物,甚至陵墓也可以任由后人祭拜,但是后世皇帝,需要将自已的功绩刻到陵墓中的石壁中。

这实际上是当初谢玄和姜云谈论的时候说道的,那会洒脱的他说道“我死了以后带着那些铜钱又没有用,我死后如果熙儿想要往陵墓里塞钱,你让他以我的名义给百姓发钱就是了,想我的时候看看大好河山,我永远在。”

念及至此,谢玄的悲伤再次涌上心头,他将自已的悲伤压下,命人抓紧时间用送姜云的尸身。

天元七年秋

姜云死后被安葬于金陵皇陵之中,这座由他亲自监修的陵墓显得与众不同。既非过于狭小,亦非过分宏大,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异常漫长的墓道。这条墓道径直穿过主墓室,与其他四通八达、规模庞大的墓室相比,这里仅仅只是“大”而已,空间宽敞却并无太多装饰。

主墓室中,只有几件伴随姜云南征北战的甲胄和兵器,以及他的棺椁,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墓道内,专业的工匠们可自由出入,他们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将姜云一生的功绩铭刻于墓道之上,以供后人敬仰。此外,还有两个副墓室:一个用于镌刻姜云生平事迹的功绩碑;另一个则是专门用来存放竹简的书室。

尽管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已广泛应用,纸质书籍成为主流,但为了更好地保存历史资料,姜云特意嘱咐后人以竹简形式记录。这样一来,即使历经岁月沧桑,这些珍贵的史料仍能完好无损地流传下去。

这间墓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存放后人的科学技术成果,因为没有防腐,这些竹简可能会烂掉,但是姜云不在乎,他只是想知道后世子孙还在繁荣昌盛的发展就够了。

姜云入葬以后,姜华熙按照姜云的遗诏,没有往陵墓中塞钱,而是将府库中的钱财大片的发给民众,给全国民众放假一天,把民众这一天给“买”了下来,让民众哀悼。

只是民众对于真正的哀悼,不需要别人的动员,民众们发自内心的哀悼着姜云,全国上下家家户户都身披白绫,哪怕是在楚地和蜀地,民众也会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哀悼姜云。

先帝的皇陵并没有封陵,任由着后人出入,除此之外先帝的主墓室还有一个棺椁是专门留给钱鸢的。

天下民众在这一天后,也依旧是家家户户身穿缟素,离得近的会在皇陵不远处祭拜先帝。

天元七年冬

姜华熙在群臣拥护下继任大统,定年号为“兴元”

姜华熙即位后,大赦天下,同时减轻赋税。他深知民众对先帝的敬爱,决定每逢先帝祭日,便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以慰民心。

姜华熙时常前往先帝陵寝,凝视着墓道上的功绩铭刻,感慨万千。他立志要延续先帝的伟业,造福百姓。

兴元元年

新帝继位,朝局动荡不安,外有蒙古蠢蠢欲动,内有两地藩王和河东疑乱。

边镇体系尚未重建,外藩之事没有完成。

姜华熙知道自已的能力不行,看了看谢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仰仗谢玄了。在谢玄的帮助下,姜华熙轻而易举的就掌握属于皇帝的至高权力。

看似现如今是内忧外患,但是谢玄却给姜华熙仔细分析道“先帝雄才大略,自然不是这么简单的,蒙古骑兵在先帝亲征之下,损失过半,蒙古不比中原人数稀少,经过先帝一战之后,已经数年没有南下过了,

虽然现在先帝刚刚离逝,但是举国上下一心,哪怕是河东镇守将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反抗,如果河东真的有反叛之心也得要等多些时日积蓄实力

在然后就是两地藩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