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75 章 相制改革

第75 章 相制改革

谢玄将手中的物件递给姜华熙,姜华熙疑惑的翻看着这个什么内阁制。

内阁制的出现,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物,内阁制彻底打破千年相权与皇权的交锋,明代废除丞相后,皇权彻底专制,明清两代不间断的加强着皇权,有明一朝,从未真正发生过实质皇权丢失的问题,兵权始终掌握在明帝自已手上,不管是在怎么样诛杀朝臣,朝堂上下都只能通过软暴力抗拒。

内阁制对于皇权来说是多方面的加强,如果不是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导致的官员缺失,所谓罢官的威胁其实也基本上对朝廷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姜华熙仔仔细细的阅读着谢玄递过来的方案,一开始还没看明白什么意思,直到看到“废置丞相,设以内阁,辅以政事权归于皇…”。

姜华熙猛然合上书卷,“相父,这个方案我不能答应。”

谢玄开口说道“废除丞相,势在必行,中书省已废,丞相毫无制约,如若不改,后世必然权臣当道,陛下应当为长远考虑,若一味信任后世之臣,只会社稷倾覆。”

姜华熙面色一变“相父,丞相一职千年恒久,废除丞相虽使皇权稳固,但若是后世之君昏庸无能,这内阁有何能力挽回社稷”

谢玄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内阁制,早在先帝时期,他便已向姜云提及,但姜云却始终认为这样做是对他的不信任,即便谢玄主动提出,也只是打了个哈哈,并未有任何表示。如今旧事重提,又怎能轻易放弃?

姜华熙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妥协道:“既然如此,那内阁首辅还是叫丞相好了。毕竟,内阁的本意是为了强化皇权,名字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

谢玄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这个决定。

姜华熙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谢玄递过来的方案上。这份方案,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承载着整个国家未来的重量。

“相父,您认为内阁制能够如何具体实施?”姜华熙的声音悠悠传来

“陛下,内阁制的实施,首先需要明确内阁成员的职责和权力。他们将直接对陛下负责,处理国家日常政务,同时监督六部的运作。”谢玄答道。

内阁制在明代一直以来缺少合理的法定地位,虽然做着属于丞相的事务,但是原先属于丞相的决策权却完全被皇帝拿去,如果没有皇帝直接给予的认可,大部分时刻所谓内阁首辅的权利,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的秘书而非原先总经理一般的角色,但一旦直接给予过多的权利,所谓内阁首辅一样会成为实质性的宰相。

这一点可以从明朝历任内阁首辅的经历中得到印证。比如,张居正之所以能在万历朝前期独揽大权,是因为他与李太后、冯保等人结成了政治同盟,并获得了明神宗的信任。而严嵩之所以能在嘉靖朝后期专权,也是因为他善于揣摩嘉靖帝的心思,并得到了他的宠信。

因此,可以说内阁首辅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是否愿意授权给他以及他本人是否有能力掌控局势。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内阁首辅往往只能依靠个人威望来维持自已的地位,这使得他们的权威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不仅如此,内阁首辅之间时常会因为争夺权力而相互倾轧,这种内斗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因此,可以说明代的内阁制度实际上与高度集中的皇权并不相匹配。

新的内阁制度将给予内阁更多的权力和责任,以确保它能更有效地履行国家治理的职能。内阁成员将由皇帝亲自任命,并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皇权的集中。与此同时,内阁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能够独立地做出决策并处理国家事务,从而显著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

然而,如果不完全废除丞相制度,而是将丞相的权力分配给内阁,那么内阁就变成了一个类似中书省的行政机构。这种改革虽然可能减少一些政治纷争,但也可能削弱皇权的集中程度。

谢玄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即通过选举来确定内阁成员。这种选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主选举,而是一种独特的制度设计。他将选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太学生翰林学士代表,他们的数量最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与执行;其次是官员代表,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和传达;最后一部分则由皇帝直接指派,这部分人拥有决策和审批的权力。

谢玄的构想在姜华熙的心中激起了涟漪,他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相父,您的构想颇具新意,但选举内阁成员,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我们如何确保这一制度的有效性?”

谢玄轻笑一声开口道“陛下,选举制度的关键在于公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