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七年辽北
随着战斗的持续,城内的街道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烟味和血腥味。月光下,原本熙熙攘攘的市集如今变得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街道两旁的房屋门窗紧闭,偶尔有一两扇窗户透出微弱的烛光,映照出居民们惊恐的脸庞。
随着一声巨响,城墙被蒙古的内应炸出了一个缺口,原本坚固的防线瞬间崩溃。蒙古骑兵们欢呼着,他们再也不必放弃自已心爱的战马,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大量的蒙古骑兵顺着缺口鱼贯而入,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势不可挡。
李刚站在城墙的缺口处,他的盔甲已经沾满了血迹,手中的长剑已经砍出缺口,但他依然屹立不倒。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退缩之意。然而,当他望向那如同潮水般涌入的蒙古骑兵时,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绝望。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挥舞起手中的剑,试图抵挡这汹涌的攻势。但蒙古骑兵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他的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却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很快,他便被马匹巨大的冲击撞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李刚的嘴角渗出一丝鲜血,他喃喃自语道:“看来今天我就要死在这里了。”然而,他并没有丝毫畏惧,而是选择无视四处飞溅的沙砾,用双手强行将自已的身体撑了起来。
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仍然挺直了脊梁,缓缓站起身来,面对着那两名冲上前来的蒙古骑兵。
骑兵与步兵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之前,他们可以借助城墙稍作阻拦,但现在,这最后的防线也被突破,再也无法守住了。
李刚紧紧握着手中的长剑,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撑起身体,任凭蒙古骑兵的刀剑无情地向自已身上挥砍而来。但就在这一刻,他手中的长剑猛然向前刺出,目标直指其中一名骑兵。
最终,其中一个蒙古骑兵与李刚一同倒在了血泊之中,李刚的身体无力地瘫软在地,鲜血从伤口处涌出,染红了周围的土地。生命的气息渐渐消逝,他再也无法动弹,双眼也失去了光彩,仿佛被黑暗吞噬。寂静笼罩着这片血腥的战场,只有风声呼啸而过,似乎在哀悼这位英勇战士的离去。
此时,一阵风吹过,卷起了漫天的黄沙。它们像是在为这位英勇的战士送行,又像是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在不远处,其他吴兵目睹了这一切。他们满脸悲愤,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和决绝。
“兄弟们,为都头报仇!”不知是谁高呼一声,众人纷纷响应。
他们举起武器,向着蒙古骑兵冲了过去,展开了最后的反击。
刀剑碰撞的声音,士兵们的呐喊声,还有不时传来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随着黎明的到来战斗的声音渐渐平息,城墙上的火光也渐渐熄灭。百柳城的守军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但他们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术赤的眼神冰冷“百柳城的反抗太激烈了,就算是一开始有了内应也能打这么艰难,必须给点教训啊。”
虽然百柳城的守军已经被全部歼灭,但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却依然逍遥法外,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当蒙古骑兵涌入城镇时,他们立刻开始肆意搜刮民居,抢夺财物。
城镇的狭窄巷弄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个年轻的胡族女子,名叫阿依古丽,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试图在战火中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难所。她的衣衫已经被撕裂,脸上沾满了灰尘和泪水,但她的双臂却紧紧地保护着孩子,仿佛那是她最后的防线。
与此同时,商贩们在混乱中四处逃窜,他们的摊位被推翻,商品散落一地。在这场混战中,一些勇敢的商贩拿起了手中的工具作为武器,与入侵者展开了搏斗。
然而,蒙古士兵的训练和装备远远超过了这些平民,他们毫不留情地砍倒每一个敢于反抗的人。鲜血染红了街道,哭喊声和求饶声此起彼伏。
术赤站在官府的废墟之上,他的目光全城。他看到城中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术赤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但随即被冷酷所掩盖。
他转身对部下下令道:“搜寻所有幸存的百姓,将他们聚集起来。我要让百柳城的人知道,反抗蒙古大军的下场!”
士兵们遵命而行,开始在城中搜索。阿依古丽抱着孩子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她祈祷着能够逃过这一劫,保护自已和孩子的安全。
不久后,百姓们被蒙古士兵驱赶到了一片空地上。他们拥挤在一起,眼中满是恐惧和迷茫。术赤站在高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