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城的战火已然停歇,可那战争的痕迹却依旧醒目地留存着。城墙上,一道道斑驳的裂痕与创痕,似在无声地哀嚎着往昔战事的惨烈;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碎石与瓦砾,凌乱地散落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曾经的动荡与不安。
“丞相,我军将士已然全力投入到清理战场的工作之中,只是城中这片废墟的清理,恐需耗费诸多时日。”陆昭武在谢玄身侧,恭敬地汇报着当下的进展情况。
谢玄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昭武,传令下去,责令将士们加快清理的速度,同时积极组织城中百姓参与到重建工作当中来。务必使曲靖城能够尽快恢复往昔的繁荣盛景。”
“遵命,丞相。”陆昭武领命后,匆匆离去。
谢玄继而将目光转向苏赫,询问道:“苏将军,我军的补给线路现今状况如何?是否安全稳固?”
苏赫抱拳回应:“丞相放心,补给线路目前安然无恙。末将已加派人手加强了沿途的警戒防护,可确保物资能够顺利无阻地运抵前线。”
“如此甚好。”谢玄满意地轻点了点头,随即下达指令,“传我将令,全军休整三日,期满之后,即刻整军出发,向大理国都进军。”
“末将得令!”苏赫领命后,迅速前去筹备相关事宜。
曲靖城内,百姓们在士兵们的协助之下,麻木地清理着废墟,眼神空洞而呆滞。战争的残酷让他们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家园破碎、亲人离散,使得他们暂时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热情。尽管他们知道,有朝廷作为坚实的后盾,但那深深的创伤仍需时间来慢慢愈合。
城中临时医所,医者与护者往来奔走,悉心疗治伤者。谢玄亲自探望慰问这些受伤的勇士。他仔细地询问每一位士兵的伤势状况,用温和且鼓舞人心的话语激励他们要坚强勇敢地面对伤痛,早日康复。
“丞相关怀,如沐春风。某等必奋力康复,速返沙场,效命朝廷!”一青年伤卒卧于榻上,体虽孱弱,眼神却炽热坚定。
谢玄轻拍其肩,语气温和:“汝等皆为朝廷忠勇之士,国之脊梁。安心养息,社稷待汝再建功勋。
在随后的几日时光里,谢玄不辞辛劳地穿梭于曲靖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深入了解百姓们的生活现状,全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与困境。他的足迹遍布了曲靖城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关怀如同春日的暖阳一般,试图温暖每一位百姓那麻木冰冷的心。
与此同时,陆昭武率领的东路军也积极展开行动,向着周边地区进行全面的清扫清剿。
他们以雷霆之势迅速肃清了大理国残余的势力,为曲靖城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苏赫则亲自坐镇于补给线路的关键节点,全力确保大军的后勤补给能够如源源不断的溪流一般,持续稳定地供应。
三日的休整时光转瞬即逝,谢玄率领着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曲靖城,向着大理国都奋勇进发。大军队列整齐,士气高昂,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沿途的百姓们纷纷自发地走出家门,用最质朴的方式为军队送上食物与饮水,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朝廷军队的由衷支持与深切感激。
经过多日的艰苦行军,谢玄的军队终于顺利抵达了大理国的都城之下。只见那城门紧闭,城墙上旗帜飘扬,然而却难以从中感受到丝毫的战意与对抗之意。
大理国的国王段智祥已然清醒地认识到,与朝廷的强大军队相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徒然自损。他决定投降,希望能够保全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城市的完整。
然而,就在他准备出城投降的前夜,变故突生。段智祥的侄子段宏业,本是在大理国掌管着部分军权且野心勃勃的年轻贵族,平日里便对段智祥的保守统治心怀不满,总妄图建立起自已的赫赫威名。
他瞅准了这个时机,联合了一部分对投降之事极为抵触的将领,这些将领大多是热血冲动且对大理国的武力盲目自信之人。他们经过一番密谋策划,于夜深人静之时发动了一场政变。
段宏业率领着亲信部队,如鬼魅般潜入王宫,王宫的守卫们还未及反应,便被迅速控制。段智祥在睡梦中被惊醒,还未来得及有所动作,便被段宏业的人软禁在了宫中的偏殿之内。
紧接着,段宏业站在王宫的高台之上,向众人宣告,大理国绝不向朝廷低头,要与朝廷的军队抗争到底。
这一变故让整个大理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城内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紧闭家门,大街小巷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而谢玄的军队,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准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