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卡。新的部门经理跟他们说早会本来他们是瑜伽半小时的,今天因为有新成员加入,他们就先开早会了。
可能因为是周一,人特别齐,基本把职场坐满了。大家都很认真地在听早会。不得不说,这些老部门很懂得做氛围造势。他们的主持人做了很多渲染。这个主持人说她之前也是回归了母部,在2014年之前她也是部门经理,在2014年的时候降级就回来了,现在她是个主任。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林丽觉得大部分降级的人可能就只是维持眼前的职级,很少人会基情满满再次晋升,毕竟他们以前就在那个位置,知道那种滋味。就像人对待婚姻一样,还没结婚的人可能会对婚姻有一些期待。可是那些离婚的人,会有相当一部分不想再次走入婚姻。
这个主任也有五十岁左右了,他们这个部门的人年龄也偏大,很多都已经做了二十年了。年轻人不多,而且90后不多。估计也是后劲不足。
林丽在想,他们之前的石玲晋升的部门,降级后回归了陈喜的部门,现在陈喜部门回归他师傅的部门,这些部门降级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老龄化了,不光年龄老龄化,而且心态也老化。
因为心态老化,大家都不想拓展团队的规模,得过且过,有的人比较满足于现状,有的人不想太累,就是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拼劲,久而久之,温水煮青蛙,就会被慢慢淘汰。
林丽在想如果下次这个部门再次降级,他们又会去哪里办公呢?团队长保持持续奋斗的动力还是很重要的,不然从上到下都是死气沉沉的,或者很佛系,团队也就一步步走向死亡了。
大家私下在议论,他们这次回归了这个部门有25个人。他们这个部门本来有44个人,加起来就69个人。但是在 这69人中,至少有一半人是不经常来参加早会的。
虽然有传言,二季度的考核将会开始改变方式,公司不再考核件数了。那天,林丽听到一个老同事在说二季度公司的基本法要调整。林丽很期待,想看看有什么利好的政策。
有时候,人总在一个公司,一个岗位,很容易内心疲惫。就像现在一样,大家对于早会都有那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似乎每天早会的内容他们都似曾相识,毕竟听了十多二十年了,有时候讲的东西都不是新鲜的。
甚至有的老业务员都能出口成章了。有的人就懒得听了。但业务高手们还是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会好好坐在那里听。
林丽发现过个年回来,柏丽主任身上有了一种暮气。她开始戴老花镜了,林丽早上见她戴了个框架眼镜,很惊讶就问她。柏丽主任说是老花镜。她的眼神、面容,都有了一些老气。和年前意气风发有些不一样。
也许是部门回归,让主管们很惋惜吧。她的那个男友很久没有来参加 早会了。她在去年底换了一台油车,之前的新能源车一直在给 男友开滴滴用。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卖掉?
柏丽主任的披肩大波浪长发多了很多白发,稀疏了不少。看来谁也逃不过时间,即使表面可以通过医美修饰,但是眼神、生理状态、心态等,都是不能修饰的。
早会第一项内容就是让部门的所有主管自我介绍一下。经理说,给大家三天时间互相认识,三天后看谁认识的人最多,如果超过35人,会有一份神秘礼物。
不过林丽看每天大家下半夜就离开了,也没有谁去和其他人互相认识。大家都那么忙,没有空干这些。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赶紧多约几个客户见见。
部门经理是公司元老级的老经理了,之前是高级总监,但是随着他下面的好几个经理相继降级,他也随之降级,现在就是部门经理了。
他给大家系统地介绍了公司发展的来龙去脉,相当于在讲公司的发展史。这个公司也有了近40年的时间了。他把当年的发起人、前五位大股东,都一一介绍了,说了公司创业的历史。
他说,一般他跟客户介绍公司都会说:“我们公司什么都可以做,除了三大类业务不做,那三大类?就是军火、毒品、贩卖人口。”他这个话挺风趣幽默的,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
林丽还是很认真地把他做的话记录下来,他再次强调我们的保险代理的人的职责就是:“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很多人都低头在做笔记。
林丽发现开早会还是要场地大、人多,这样氛围好。他们这种老部门很有自己的部门文化,团队成员都是自动波的,会自己维护好纪律。都没有人讲话,看手机的人也是少数。早会的内容和质量比起以前林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