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很难回到原来的营业区了。
他们这个系列的人都不敢不来早会,除非无所谓考勤扣款。他们知道请假很难批,能来的都来了。早会的时候,这部门又在发动大家订票,周日有税优产品的产说会。秘书还在那里说没出单的人更要订。可是业务员们心里不是这么算这个账的。
因为没有出单,业务员更会算成本了,这个票50元一张,如果业务员陪进去,就要两张票,一百元也是成本。如果不能出单,那这一百元也是扔出去了。每个部门可能有下达订票任务,林丽估计是30张票保底的任务。每周订产说会的票没有达到三十张的时候,部门的微信群、早会都在宣导订票,挺烦人的。
林丽认为做营销,就不要老是拘泥于一种方式,可是这些老部门的做法就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千古不变。还一直在游说订票,说各种好处,比如可以当作服务客户、让准客户来听听、自己不会讲的来借力、当作转介绍的窗口……
林丽有些厌倦这种方式,其实他们之前南山营业区已经不太主推这种活动模式,很多绩优业务员开始自我经营,开拓自己的营销模式了。但是这个粤海营业区的营销模式还是比较老一套的。他们的老业务员能成交,很大程度源于客户资源积累沉淀的比较多,抓一把客户总有几个成交的。
陈喜系列的人就比较佛系,不定就是不定。林丽以前做主任的时候还是会订一些票,现在她已经看懂那些套路了。她不会随便花钱订这些票了。
早会的时候,这个部门经理在那里说这个月大家务必要每人出一张税优保险,大家都感觉到那个味道不对了。这部门经理在那里自我解嘲说。大家都没有出声。然后他说部门到时候要免费培训主持人和主讲人,让大家报名。
但是报名的都主要是他们本部的人,陈喜系列的人都没有报名。虽然林丽和另一个同事被拉进了主持人群里,但是她们俩都没有说话。
林丽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她感觉到部门里的一些微妙的氛围了。大家都不想参加这些活动。
她这几天有些不舒服,下了早会就打卡回家了。还在想着考核的件数怎么完成,她上周去见的那个客户说办公室同事也挺有兴趣想要了解个人养老金保险的,等着他们安排时间。林丽打算过两天问一下。
她前几天发了三月续保的客户信息,当时一个老客户是去年底投保了税优健康险,现在又到了申报个税的时候了。她告诉客户到时候申报个税的时候,她可以上门协助操作。客户让她下旬的时候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