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道教基础中册 > 第十八章:道教与商业管理

第十八章:道教与商业管理

1. 道教智慧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教基础:“无为而治”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法门。道家认为,无为而治,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那么,这一思想能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道家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语出《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这句话也是老子的名言。

后来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无为而治”就是“君子无为,小人竭其力”。庄子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无为符合天地之道,有为则悖逆自然规律。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以黄老思想治国,与民休息,使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这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成功范例。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法门。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上是“道法自然”,即治理国家一切顺乎自然;体现在修身上是顺乎人性的发展,不强加意志与主观愿望,使个性得到自由伸展,生命潜能得以发挥。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讲,无为而治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主张统治者以德治国,以道德约束人,而不是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二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统治者清心寡欲、顺应民意、不妄为,让百姓自由发展。

从修身的角度讲,无为而治也有两层含义:一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强加个人意志于其上,即不强扭瓜不甜。二是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知足常乐。

二、无为而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无为而治的思想,则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1. 以人为本,尊重员工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尊重员工的个性和价值,让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和创造力。企业领导者应该放下架子,与员工平等相待,倾听员工的声音,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 顺应自然,灵活应变

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市场变化,灵活应变。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同时,要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3. 精简高效,注重实效

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精简高效,反对繁琐和浪费。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注重实效,精简机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企业领导者应该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注重实际效果和效益评估。同时,要鼓励员工创新和实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诚信经营,树立品牌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之一。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诚信为本,注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建设。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坚守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 培养文化,凝聚人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