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
他艰难地用手支撑着身体,想要站起来,但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用尽全身力气,一点点地朝着岸边爬去。每爬一步,身上的伤口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痛,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终于,他爬上了沟岸,进入了附近的一个村庄。夜晚的村庄格外安静,张麻子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村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伤痛让他难以忍受,最后他忍不住在村子里嚎叫起来。
在那个宁静又略显保守的小村庄里,两个老头正慢悠悠地走着,准备去村头的老槐树下唠唠家常。突然,一阵微弱的呻吟声传入他们的耳中。他们顺着声音找过去,只见张麻子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衣衫褴褛,浑身是血,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显然受伤极重。
老头甲心地善良,看到张麻子这副模样,心中一紧,连忙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自己平时备用的消炎药,又从旁边的井里舀了一瓢水,准备给张麻子喂下去。
“我说你这是干啥?” 老头乙见状,急忙上前拉住老头甲的胳膊,脸上满是担忧和犹豫,“这人来历不明,说不定是个惹祸的主儿,咱可别给自己找麻烦。”
老头甲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忍:“你看他都伤成这样了,咱能见死不救吗?好歹先给他吃点药,缓解一下伤痛。”
两人争执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们决定不把张麻子带回自己家,而是在村子里找几个证人,然后给张麻子弄点吃的,尽一点微薄之力。
很快,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就端到了张麻子面前。此时的张麻子已经饿到了极点,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双手颤抖着接过疙瘩汤,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直接倒在大街上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麻子就像一尊雕像一样,整天呆呆地坐在村子里的一个角落里。每天都有一些好心的村民给他送来饭菜,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他维持基本的生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麻子身上的伤逐渐开始消肿,但他后脑上那个被石头砸出的大洞却开始化脓感染,整个人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发烧的症状也是时好时坏。他无法说话,只能通过简单的指手画脚来表达自己的一些基本需求。慢慢地,他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几天之后,当那两个老头再次想起张麻子,准备去看看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踪影。原来,张麻子已经离开了这个小村庄,开始了他漫长而又艰辛的流浪之旅。
在流浪的过程中,张麻子的遭遇可谓是千奇百怪。有些村民看他可怜,会施舍给他一些食物和水;但也有些村民觉得他是个累赘,对他恶语相向,甚至直接将他驱赶出村子。还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们,跟在他后面扔石头,把他当成一个怪物一样戏弄。
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期间,张麻子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脑后的头骨竟然逐渐愈合了起来。但他依然丧失着记忆,整个人瘦骨嶙峋,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不知道为什么,张麻子的脑海中总是隐约浮现出大凉山的影子。他顺着人们指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靠着在路边捡一些别人丢弃的食物和野果来充饥。
时光荏苒,当张麻子终于靠近大凉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他仍然没有走到那个熟悉的疙瘩坡。
一天,他走进了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山村。此时的他已经饿到了极限,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碎妹子的家门口。
碎妹子听到外面的动静,赶紧跑了出来。她看到地上躺着一个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男人,心中不禁一酸。当她看到张麻子吃饭时习惯性地舔碗的动作时,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但毕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她怎么也认不出眼前这个男人就是曾经的张麻子。
村子里的其他村民也纷纷围了过来,大家看着张麻子,议论纷纷。
“碎妹子,看他怪可怜的,你就救救他吧。” 一个邻居大嫂走上前,对着碎妹子说道。
“是啊,说不定这是老天看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特意给你送个男人来呢。” 另一个村民也跟着打趣道。
碎妹子的脸颊微微泛红,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先把他抬到屋里吧。”
于是,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