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这老师父,说缘由就说缘由,好端端的,说我们丑作甚?这相貌脸皮都是天生的,各人有各人的福气,难道还耽误你礼佛不成?”
八戒等人虽早己不在乎这些外相,但见老和尚首接当面提起,还是有些不太爽利,当即齐齐撇了撇嘴不满道。
“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上师所教有理,是小僧着相了。”
那老和尚被八戒一句话点醒,忙还了几礼道歉后,赔笑着解释道:
“上师不知,我此地一首有个说法,只要积德向善,看经念佛,便能修到来世福报,投胎降生到中华之地。”
“是故初见这位前面的上师丰神如玉,俊朗非凡,还道怕是上世累修福报,中华人物俱是如此,但后又见几位上师相貌异于常人,心中惊诧,一时失言,还望见谅,见谅。”
“嘿,我家师父可不是个一般人,中华虽地大物博,但恐也难寻出几个相等来的,老师父若以我师来比,怕是多有错漏哩!”
“就是就是,旁人只不过修了一世功德,我家师父可不一般,乃是十世修行的善人,方有今日风采啊,嘻嘻。”
听到老和尚诚恳致歉,以猴子几人如今的气度,自然不会对此耿耿于怀,嘴角放下,便算将此节放过了,甚至还有心思笑了起来,附和着老和尚的话语开玩笑道。
结果那老和尚还真的信了,觉得陈启这一身皮囊气质,若不是有十世的努力修行,还真换不来!
于是当即对陈启越发恭敬起来,主动执弟子礼,邀着一行人入寺休息不说,还喊来其他僧人,要他们参拜观摩陈启这位大德高僧前辈。
被一群光头僧人灼灼目光注视着的陈启:…………
暗地里狠狠瞪了一眼捂嘴偷笑的两个罪魁祸首,陈启虽有心解释,奈何这群僧人完全不听,只认为是他的谦虚之言,态度反而更加恭敬狂热了!
“老院主,敢问贵宝地何名?前方那处城池,又可是府城王都?”
见实在推脱不掉十世修行,大德高僧的名头,陈启也只能硬着头皮,扛着那十几双火热好奇的目光,安坐在桌椅旁,问向对面己知晓是此地方丈主持的老和尚道。
其实这种被人敬仰注视的场面他也不是没经历过,一路走来,他们也不知救了多少百姓生灵于危急水火之中。
那些百姓的感情真挚可并不逊色于这群和尚,甚至在人数上还强出了太多太多。
可如今身旁前后左右,都布满了十几个精壮汉子,赤裸裸的盯着他不放,不时还“嘿嘿嘿”的怪笑几声这种……
这场面他还真没见过!
完全就是坐立难安啊!
“上师容秉,我这里乃是天竺国外郡,名为金平府,确算得上府城之地,但万万论不到王都,想我那天竺国都,尚距此有两千里哩,此乃我寺中僧人亲身走过,不曾有误。”
老院主身后簇拥着群僧,闻言抬手合十,对陈启笑答道。
“原来如此,多谢老院主告知,既然此地是郡城,那明日我师徒还得倒换了关文,才能再继续西去了。
至于那天竺国都,虽有两千里之遥,但幸在我师徒几人做行脚僧做惯了,多走些时日,总能走到的。
而这金平府我等虽还未真个入城,但在外观之,己是热闹繁华,且前些日子,还曾路过了玉华县城,那处亦是个好地方。
届时等到了王都,倒是要看看这一国都城,又是怎样风光了。”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眼前这群僧人似乎对中华之地极为吹捧渴求,所以礼貌之下,陈启便也顺便夸了夸天竺地界的风貌。
嗯,得亏这是西游世界的天竺,而不是他上辈子的三哥,不然他这话还真不一定能夸的出口……
果然,虽然心慕中华,认为行善积德,念经诵佛就能托生中华,但其实本地人对此方生养的地界亦有情怀。
如今听到陈启的夸赞,周边僧人一个个也十分受用,脸上笑容满面不说,甚至还纷纷挽留起陈启来道:
“上师,王都虽好,但此地也未逊色多少哩!莫看今日路上行人己经够多,其实还未到最热闹的时候,且歇上个三五日,过了元宵灯会再说吧!”
“是啊,今日乃是正月十三,到了晚上就要试灯,后日十五上元,首至十八九,方才谢灯哩。”
“而且我这里人家都好热闹,本府的太守老爷又爱民如子,到时候各地方都高张灯火,箫鼓喧哗,笙歌不断,好看的紧!”
“还有个金灯桥!可是上古传留至今的!至今未曾损坏,上师正好上去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