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走到朱温旁边,寒暄一会之后,好奇地问:“天幕说我失败了,但后来有人彻底打败了唐军,这人是谁呢?”
朱温目前只是黄巢手下的小官,他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一切还尚未可知。大哥你烦这个做什么,自从这天幕出现,什么东西都不一样了。想这些东西是没用的。”
黄巢心中的大石落下:“你说的对。”
他不知道的是,面前这个老老实实的小弟,未来的成就比他还大。他心心念念的唐朝终结者就是这个小弟。
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大梁,唐朝正式灭亡。
——————
十天后,天幕准时播放。
唐太宗李世民这几天心情不好,谁看到子孙如此败家,心情能好?
这一天,他压低声音,向长孙皇后发牢骚:“虽然天幕提醒了朕很多未来之事,用处很多。但恐怕也让朕减寿好几年。”
长孙皇后笑意盈盈:“瞎说,你不是说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不应该白头偕老吗?陛下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唐太宗李世民含笑说道:“那可不一定,要是天幕还这么气人,朕恐怕要走在你前面。”
“行行行,那陛下你别看了,省得被气。臣妾替你看,到时候转告给你就行了。”
不久,天幕准时播放。
【这位帝王诗人是太原公子。】
古青青:【黄巢以光速打下了广州,心想,要不扎根广州做个土皇帝?
可是黄巢是北方人,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手下很多北方士兵都染上瘟疫了。
而且经过这次大战,黄巢摸透了唐军的底细,感觉唐军也不咋样。他黄巢要把格局打开,不要局限在广州,而是放眼整个天下!
他于是发布北伐檄文,带着几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剑指长安。
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军队所向披靡。
不久,黄巢大军来到潼关,这是皇城长安最后一道生命线。
黄巢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两天就攻破长安。
唐僖宗集团这才慌了,没想到这粗鄙不堪的盐贩子居然这么能打!
他们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想要求和,还要封黄巢为节度使。
可是黄巢表示:曾经的我,你看不起;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都打到长安了,还当什么节度使啊,当皇帝不是更香吗?
唐僖宗不得不跟曾经的唐玄宗一样偷偷逃离长安,前往四川。
黄巢入驻长安,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黄巢擦干净剑上的血,抬头望着战火纷飞的长安。
他曾经在长安多次落榜,失意多年。
谁能想到,曾经如同丧家之犬的他,只用了几年,就成为长安之主?
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唐,犹如菊花,凛然盛放。
而**的唐王朝向百花遇霜,凋零残破。
与此同时,天幕放了他的一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这首诗一出,无数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首诗是如此的豪迈,来荡气回肠,久久不能自拔。
秦朝大泽乡,陈涉毫不掩饰地赞叹:“今日方知菊花诗还能这么写。那后世的豪放派诗词,再怎么豪迈也比不过这首诗啊。这股王霸之气叫什么来着?”
很多豪放派诗人,描写的是心境的豁达,是对理想的追求。
黄巢的诗词早虽然不算华丽,技巧不算高明,但格局未免太大。
陈涉只觉心情激荡,想要找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
不久,他脑海中灵光乍现,胸中豪迈之气凝为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朱元璋拍着大腿,不停叫好:“这黄巢残暴,但是打得好啊,就该把这腐臭的朝廷打穿,打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出身很低,所以很欣赏和自己类似的农民军领袖。比如刘邦,又比如黄巢。
没人比他更清楚,农民军领袖有多难做了。
他激动之余,吩咐道:“来人啊,拿支笔来,朕要写诗了。”
朱元璋提笔写了一首《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老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