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宝玉来至贾母处问安。进屋就见黛玉坐在贾母炕上,贾母搂着她正在说笑。
宝玉惊奇不已:“妹妹今日起的这样早?我本想比你早来,羞你一羞,却被你占了先。”
黛玉只是看着他抿嘴而笑。贾母笑道:“你的算盘这回落空了,你妹妹昨夜跟我一起睡的。”
宝玉听了更加欢喜,也挨着贾母坐下,缠着贾母道:“好祖宗,你们俩又悄悄儿地说什么体己话了?反把我撂在一旁。”
黛玉拿手指在脸上划着羞他:“既然是体己话,自然不能告诉你。多大的人了,还跟小时候似的那么黏人!”
宝玉反问:“你又是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娃娃一样怕黑,睡觉还要外婆哄着。”
黛玉听了,面色羞红,扯着贾母袖子:“老祖宗你看,二哥哥又欺负我!”
贾母呵呵一笑,知道两个孩子此时扮小儿女之态,假装拌嘴,实际是为哄她高兴。
“宝玉不许欺负你妹妹。昨儿琏儿两口子,送了端午节礼来。都是金陵特产,其中还有几只活鸭,特特的派了个南京的厨子来做。这会子让他做了来吃,你们也尝尝咱们老家的厨艺——”说罢,忙命人摆饭。
一时吃罢了饭,宝玉和黛玉回到园中来。宝玉又问:
“到底你和老太太都商议了些什么机密事?好妹妹,你告诉我吧!”
黛玉只是摇头笑:“天机不可泄露……”
宝玉见她不肯说,悻悻地转身欲走。黛玉连忙叫住他:
“还有一事,要请你帮忙——”
宝玉忙停住脚步,问道:“什么事?但请说来——”
黛玉想了一想,未语先笑:“急什么?你先回去换过衣裳,然后到我那里去。那时我再与你说。”
宝玉听了只得先回怡红院去。
这里黛玉慢慢走着,边走边想。
原来是昨日,荷花忽然想到原着中宝玉在端午节前夕招惹金钏儿,害金钏儿被王夫人打骂逐出,羞愤跳井而死。加上与戏子蒋玉菡勾勾搭搭被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来要人。这两件事气得贾政将宝玉打了个半死。
荷花思想来想去,想不到应对之策,如何才能既救了金钏儿的命,又免宝玉的打?没办法,只能将这隐患告诉了黛玉。黛玉听了,急得中了暑。
宝玉真该死啊!按理说,他这打挨的可不冤。只是怕黛玉伤心难过。
如今且说眼下黛玉刚回潇湘馆中坐了没一会儿,宝玉就来了。
问是什么事需要他效劳的。黛玉起身从书箱里拿出一套旧书来。
“这是一套王摩诘的《辋川集》,是旧时从扬州带来的。因保存不善,被虫蛀了。许多地方缺损,字迹难辨。我如今想看这本诗集,甚是愁苦。”
宝玉笑道:“多大点子事,妹妹何必发愁,我那里有一套新的呢。拿来给你便是!”说罢就要起身。
黛玉忙拦住他:“这本不同,有前人评语在上头,别的版本没有的。
如今请你来,帮我誊抄一本,查缺补漏。事成之后,必有重谢。你可愿意?”
宝玉自是愿意。别说有重谢了,便是没有谢的,能为林妹妹效劳,他也是喜之不迭呢。
“是就在这里抄写,还是我拿回怡红院去?”
“何必拿回去,就在这里写吧!我也好监督你……”黛玉眨眨眼,“也能跟我说说话,解解闷。”
宝玉应是,忙命丫鬟拿纸笔来,就向窗下书桌上坐下,誊录起来。
雪雁忍不住嘀咕:“那本旧书前两日姑娘还叫我丢掉呢,她早有了新的。怎么如今又让宝玉抄起来了……”
荷花忙把她拉出去:“姑娘自有她的道理,别坏她的事!”雪雁懵懵懂懂的,倒也听话,自己出去玩了。
荷花自然能猜到,黛玉是给宝玉找点儿活干,免得他出去到处生事,惹出祸来。只是一本诗集才几个字,怕是不够抄呢!
这里宝玉才刚抄完开篇十首,黛玉便止道:“今儿已经抄了许多了,咱们出去散一散,吃了午饭再抄吧!”说罢,拉了他出去找姐妹们玩耍。
“还怕累着他不成?”荷花不禁腹诽。忽又想起什么事来,正巧她姐姐在旁边,便问海棠:“姐姐,你跟金钏儿姐姐熟吗?”
海棠道:“我先前在太太房里当差,就是经她一手调教的。你说熟不熟?”
“那她为人如何?”荷花又问。
“她为人倒是厚道,不爱拿大,对底下的小丫头也和气。只是性子活泛些,落在太太眼里就不太稳重了。好好儿的,怎么问起她来?你又有什么事?”海棠不禁盯着她看个不停。
“随便说说罢了,没什么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