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正史上留下来的内容。
楚易安看着面前这俩青年,欣慰的笑了。
对,没错,就是这个表情。
她当初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是这个表情,甚至比他俩还要震惊。
她是真的绷不住了啊,整个人差点裂开。
这也就是楚怀王没有生活在现代,不然高低报个警抱着帽子叔叔的大腿声泪俱下的控诉张仪诈骗。
此时此刻楚易安恨不得能听到秦胜和秦淮书的心声,听听这俩兄弟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骂的特别难听。
她恨!恨系统不给她这个外挂。
秦淮书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浮华院的,整个人都充斥着一种不真实感。
完了,今天晚上真要睡不着了。
他想起了离开前问楚易安的那个问题,张仪这么做,后世的人骂他吗?
楚易安表示没有,知道这段历史的都骂楚怀王去了。
当然,骂楚怀王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他被骗。
而是齐楚同盟是屈原主张的,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得到了提升。
可楚怀王却听信小人谗言疏远屈原,甚至还与齐国断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发现被骗后愤而攻秦却惨遭大败,楚国从此走向衰落。
下一任国君继位同样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流放屈原,也就是这时,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国都,楚国面临亡国危机。
屈原深感报国无门,国家前途无望,个人理想毁灭,极度绝望之下抱石投江。
屈原的死有很多原因,但楚怀王绝对要负一定的责任。
楚国亡不亡国后世的人其实并不关心,顶多说一句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发展。
但是屈原的死却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否则也不会有端午节祭奠屈原一说了。
虽然历史上很多人的死都让人惋惜,但屈原的死对楚易安来说其实还好,毕竟战国时期各国都打成这样了,谁死都很正常。
惋惜他的死,也接受他的死。
若要说历史上谁的死最让楚易安接受不了,那必然是岳飞。
想起来就想哭的程度,每看一次岳飞的死就哭一次,简直恨不得她穿的不是大顺这个不存在的王朝而是宋朝才好。
可惜她也知道历史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所以她回不到宋朝,只能来这个陌生的国度。
可她来这里是不是也意味着她改变了这个世界既定的历史?
若按照原本的历史的话,秦家该是什么结局?
楚易安不清楚,也无法思考这个问题。
这里边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悖论,她不知道原本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所以无法评判。
也许她注定是要来这个世界的呢?
楚易安拍了拍脸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她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安排人接大石村的姑娘们过来盛京,再找个能说会道的人去给大石村的男人们画饼。
秦胜和秦淮书都很忙,她安排好一切将人送过去便行,秦淮书给广安那边的人打个招呼便好,楚易安并不需要什么都他们来做。
不过给大石村男人们做决定的时间不能拉的太长,耽误她做任务。
现在离秦胜出征总的也就四五日了。
她只给那群男人两日的时间做决定和收拾东西。
想到这楚易安不由皱起眉来,那群老东西怎么办?总不能连那群老东西也带去吧,怕是真会死半路上。
楚易安躺床上闭上眼睛思索,身强体壮的走了,那群老东西走不了太远,安排个近一点的地方也行。
总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留在村里,至少在大石村的女子们性格强势起来之前都不能让他们回村压榨她们。
楚易安想着想着又睁开了眼睛。
话说,她好像有不少要种的地来着,虽然现在都有人种着,但分一点出来不是难事。
要不再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再买块地也行,找个理由把那群